白石港水
即今江西武宁县西南罗溪河。《清一统志·南昌府一》:白石港水“在武宁县西南四十里。源出小流山斜港,又修澧水源出大孤山,长田港源出牛皮洞,邓埠港源出杨港山,杨浦港源出严阳山,俱自县西南北流入修水”。
即今江西武宁县西南罗溪河。《清一统志·南昌府一》:白石港水“在武宁县西南四十里。源出小流山斜港,又修澧水源出大孤山,长田港源出牛皮洞,邓埠港源出杨港山,杨浦港源出严阳山,俱自县西南北流入修水”。
明嘉靖末置,属海阳县。在今广东丰顺县北丰良镇。明嘉靖末置,即今广东省丰顺县北丰良镇。隆庆初筑城。清乾隆三年(1738年)于此置丰顺县。
南齐置,属永平郡。治所当在今广西藤县、昭平、岑溪等县境。后废。
即洸口。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南五十里连江与北江汇口处的江口咀。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102英德县 “洭浦关” 条内: “洭口巡司在县西南五十里。扼大、小罗山,陈、黎二峒之吭。”
古国名。在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南部。见宋赵汝适《诸蕃志》“三佛齐国”条。
即下迮戍。在今湖北襄樊市东北沔水北。《魏书·世宗纪》:景明元年(500),“荆州刺史桓道进攻(萧)宝卷下笮戍,拔之”。即“下迮戍”。
亦作苏门哈达。在今河北康保县北。清为内蒙古察哈尔左翼镶黄旗驻地。
在今甘肃定西县东南六十余里宁远乡道口河(道口沟),为定西通往兰州必经之道。《明史·扩廓帖木尔传》:洪武三年(1370),“太祖命大将军徐达总大兵出西安,捣定西。扩廓方围兰州,趋赴之。战于沈儿峪,大败,
在今河北涞水县西。《寰宇记》 卷67易县: 古野狐城 “在县东三十里。耆老云: 昔有狐于九荆岭食五粒松子后得仙,谓之飞狐。其狐尝来此城,时人呼为野狐城”。
在今河南上蔡县东。《方舆纪要》卷50上蔡县:杜沟“旧有沟凡五,东流入于澺水。后汉初,县令杜诗所浚,因名。蔡地西亢而东卑,五沟浚,民始无泛溢之患,故址犹存”。
在今湖北谷城县西北,汉水南岸。西汉武帝平南越,封南海守降侯子嘉为侯国。《水经·沔水》: 沔水 “又东南径涉都城东北”。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