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门泉
即百泉。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北七里苏门山。《宋史·河渠志》:“御河源出卫州共城县百门泉。”
即百泉。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北七里苏门山。《宋史·河渠志》:“御河源出卫州共城县百门泉。”
在今云南文山县西北七十八里乐龙。清代为开化府所辖八里之一。彝语“乐”为石,“龙”为城,意即石城。
在今山东莒县东二十里。元于钦 《齐乘》作 “屋漏山”。《方舆纪要》 卷35莒州 “焦原山” 条下: 屋楼山 “以重叠耸秀而名”。
即今浙江江山市南十四里清湖镇。《方舆纪要》 卷93江山县: 清湖渡 “有清湖镇,为闽、浙要会。闽行者自此舍舟而陆,浙行者自此舍陆而舟矣”。清置巡司于此。(1)在浙江省江山市中部。面积67.2平方千米。
又作成。西周封国。姬姓。在今山东河南范县东南。一说在汶上县西北二十里。《春秋》: 隐公五年(前718),“秋,卫师入郕”。即此。(1)古国名。又作盛、成。姬姓,西周封国。始封之君为周文王子叔武。在今山
唐置,属应州。治所即今贵州台江县。后废。唐羁縻县,贞观三年(629年)置,治今贵州省台江县。属应州羁縻州。天宝后废。
在今四川剑阁县西北。《新唐书·地理志》: 阴平县东有浮沧山。《舆地纪胜》 卷186隆庆府: 浮沧山 “在阴平县东十五里。世传尧遭洪水,湮没殆尽,而此山独存,因名”。
隋末析石南县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葵阳镇旧县。寻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南尹州,后改属郁林州。北宋开宝五年(927)废。古县名。隋末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业县石南镇西北。属郁林
亦作蜡耳山。即今湖南凤凰县西北、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东之腊尔山。《方舆纪要》 卷81麻阳县: 蜡尔山 “ 《防险说》: 麻阳蜡耳、镇筸、洞平诸山,为苗蛮巢穴,周回千数百里,悬崖鸟道,丛箐栉比,岚瘴蒸郁,
即今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北之根河。《元秘史》作刊沐涟河。
①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南。《舆地纪胜》卷58道州: 秦水 “在江华县。出吴望山,南流五十里与冬冷水合。水声如秦陇,故名”。《方舆纪要》 卷81谓秦水 “下流合于贺江”。②即溱水。在今湖南临武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