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口河
即今黑河下游。在今甘肃泾川县和陕西长武县境。《清一统志·平凉府一》: 赤城川水 “源出华亭县东南界,东流径泾州崇信县南四十里,为赤城川。又东北流至泾州南三十里,灵台县北四十里,为盘口河,亦名后川河。其水清甘,邑人资之。又东流至陕西邠州长武县入泾”。
即今黑河下游。在今甘肃泾川县和陕西长武县境。《清一统志·平凉府一》: 赤城川水 “源出华亭县东南界,东流径泾州崇信县南四十里,为赤城川。又东北流至泾州南三十里,灵台县北四十里,为盘口河,亦名后川河。其水清甘,邑人资之。又东流至陕西邠州长武县入泾”。
东汉灵帝改千童县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盐山县西南千童镇。《元和志》 卷18饶安县:“以其地丰饶,可以安人”,因名。北魏属沧州。隋属渤海郡。唐属沧州,贞观十二年 (638) 移治浮水城(今孟村回族自
东晋成帝时侨置,属扬州。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安帝时废为松滋县。
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老通波塘。《清一统志 · 松江府一》 “顾会浦” 条引 《水利志》 云:“宋乾道二年转运副使姜诜开通波大港,即顾会浦。”《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华亭县: 顾会浦 “其上源为通波塘
即今辽宁大连市旅顺口区北水师营镇。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51兵防:旅顺水师营“康熙五十四年设”。《清史稿·地理志》 金州厅:“旅顺铁山角与山东登州头对峙,为渤海口门。有旧水师营城。”
西魏置,为基州治。治所在丰乡县 (今湖北荆门市东南马良镇)。隋开皇七年 (587) 废。西魏置,治今湖北省钟祥市南。属基州。辖境大约包括今湖北省钟祥县南部一带。隋开皇七年(587年)废。
在今河南郑州市一带。清蓝滨南 《景德镇陶录》 卷7: 柴窑,“五代周显德初所烧。出北地河南之郑州。其地本不宜于陶,以世宗姓柴故名。然当时亦称御窑。入宋始以柴窑别之。其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在今福建连城、上杭二县之间。《清一统志·汀州府》: 垂珠岭 “在连城县南百里,接上杭县界。宋建炎二年,文天祥自汀州移屯漳州,过此岭,回顾垂涕,居民表以此名”。
即今四川剑阁县南之西河。《舆地纪胜》卷186隆庆府:小潼水“源出武连县北七十里,经县城西,经普成界入阆州,合嘉陵江”。《方舆纪要》卷68剑州:小潼水在“州西一百二十里。其地有津曰小潼津。源出废武连县北
在今越南中部义静省锦川县东海岸。《明史·张辅传》: 永乐五年 (1407),辅征安南,“五月至奇罗海口,获 (黎) 季犛及其子苍,并伪太子诸王将相大臣等,槛送京师”。
即今广西钦州市西北三十里黄屋屯镇。清同治 《广东图说》 卷62: 钦州西北有黄屋屯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