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则山
即今云南个旧市东麒麟山。宋大理至清称目则山。《元史·地理志》 蒙自县:“县境有山名目则,汉语讹为蒙自。上有故城, 白夷所筑,即今县治,下临巴甸。”《方舆纪要》卷115蒙自县:目则山“在县西三十里,即汉语讹为蒙自者也。其山横列二十余峰,秀丽如画,百里外举目皆见”。
即今云南个旧市东麒麟山。宋大理至清称目则山。《元史·地理志》 蒙自县:“县境有山名目则,汉语讹为蒙自。上有故城, 白夷所筑,即今县治,下临巴甸。”《方舆纪要》卷115蒙自县:目则山“在县西三十里,即汉语讹为蒙自者也。其山横列二十余峰,秀丽如画,百里外举目皆见”。
明洪武初改郴州路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郴阳县 (今湖南郴州市)。辖境相当今湖南永兴县以南的耒水流域和宜章县地。洪武九年 (1376) 降为郴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郴州路置,属湖广省。治所、辖境
唐置,为玄州羁縻州治所。侨治范阳县之鲁泊村 (今河北涿州市境内)。后废。唐贞观二十年(646年)置,治范阳县鲁泊村(今河北涿州市境)。属玄州。五代晋废。
在今河南滑县北。《方舆纪要》 卷16滑县: “乾宁二年,河涨,将毁州城,朱全忠命决为二河,夹州城而东,为害滋甚。后唐同光初,梁以唐兵渐逼,命段凝于滑州决河,东注曹、濮及郓,以限唐兵,谓之护驾河。自是屡
西汉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旬阳县北洵河北岸。东汉废。西晋太康四年(283)改置洵阳县。南朝宋复曰旬阳县,属魏兴郡。西魏又改洵阳县。在陕西省南部、汉水两岸,东北、东南与湖北省为邻。属安康市。面积 3
在今河南南阳市附近白河中。《方舆纪要》卷51南阳府南阳县:石礉“在府城外三里。淯水环流,为一城之胜,礉以御水患而障城郭。向甚坚完,后渐毁坏。今甃石犹存”。
又名东市。隋大业城 (今陕西西安市) 两大市场之一。在大业城东部。西接平康、宣阳二坊,东连道政、常乐二坊,北邻宜仁坊,南靠安邑坊。徐松 《唐两京城坊考》 卷3: 胜业坊 (隋宜仁坊) “次南东市。隋曰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西部边缘。西南距排洪滩9.7海里,北距控拜暗沙4.8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涛静暗沙。
清置,属四川提督。在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乾隆二十九年(1764)改设马边厅。
即今广西凌云县东北逻楼镇。《清史稿·地理志》: 泗城府凌云县东有逻楼墟汛。
又名忠武祠。元建。在今河南南阳市西卧龙冈。《明一统志》 卷30南阳府: 诸葛草庐 “在府城西南七里卧龙冈上,即孔明所居,旧为祠,以奉之……宣德中有司复新其庐,塑其像,春秋祭祀,前代碑文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