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佛谷
在今山西原平市西北六十余里。《方舆纪要》卷40崞县:石佛谷“《志》云,在县西北三十里,北接朔州界。元末用石垒寨,明初因之。南通庙岭,即夹柳树堡也。其西北有郎岭关云”。
在今山西原平市西北六十余里。《方舆纪要》卷40崞县:石佛谷“《志》云,在县西北三十里,北接朔州界。元末用石垒寨,明初因之。南通庙岭,即夹柳树堡也。其西北有郎岭关云”。
即今安徽寿县东五里东津渡。《水经·肥水注》:“肥水自黎浆北径寿春故城东为长濑津。津侧有谢堂北亭,迎送所薄,水陆舟车,是焉萃止。”
又作巴里木。清雍正十年(1732)设驿站,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牙克石市东南巴林镇。“巴里”为蒙古语“巴拉”的音变,意为“有虎的地方”。
在今云南云龙县西南旧州西。《清一统志·大理府》:三崇山“壁立万仞,高不可登。顶有三峰,一名三峰山。《滇志》:三崇山名三危山,澜沧经其麓。其地有黑水祠。或以为即古三危山也”。《方舆纪要》谓此说误。
在今四川江津市南。《方舆纪要》卷69江津县:合小坪“在县南。正德中, ‘贼’方四等攻江津,官军击败之,追至此”。
南朝梁置,治所在财丘县(今安徽临泉县南)。辖境相当今安徽临泉县地。北齐废。
又作太原、大卤。在今山西太原市一带。《穀梁传·昭公元年》:“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1)古地区名。又称大卤。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左传》昭公元年(前541年):“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
又名常葛镇。即今河北黄骅市东南二十五里常郭乡。清于此设阜民盐场。
①在今湖北仙桃市南。《舆地纪胜》卷76复州:白鹭湖“在玉沙县东十五里”。《方舆纪要》卷77沔阳州:白鹭湖在“州东十五里。其东相接者曰鼍湖”。②即今湖北潜江市南之白露湖。《清一统志·荆州府一》 “红马湖
隋大业十一年(615)于汉龙勒故城置,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破城子。唐武德二年(619)改置寿昌县。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南部边缘。东距布德暗沙8海里,西距排波暗沙7.5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波洑暗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