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嘴镇

石嘴镇

北宋置,属五台县。即今山西五台县东北八十五里石嘴乡。


(1)在吉林省磐石市中部。面积258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石嘴,人口 8450。以山形得名。1949年为东来区,1956年置石嘴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4年置镇。2001年安乐乡撤销并入。主产玉米等。有花炮、汽车配件、化肥等厂和采石场。磐官公路经此。(2)在广东省广宁县西南部。面积84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石嘴圩,人口 1690。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在山嘴建总镇庙,形成庙会,并沿河盖起店铺,街道全用石头铺砌,故名。清代属广宁县膺洞铺,1911年属青田乡,1950年属县六区。1961年置石嘴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地处绥江西南侧三宿山区。农产稻、木薯、蚕茧,林产杉、松。有造纸、服装、竹木加工、农机修造、砖瓦等厂。有公路接四连公路。(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东北部、浔江东南岸。面积133平方千米。人口4.7万。镇人民政府驻石嘴圩,人口 3500。明代建圩,曾名永安。因江边岩石伸向江心,方言称末端为“嘴”而得名。1950年为桂平县二区。1959年设石嘴公社,1962年改区,1969年复公社,1984年置镇。产稻、甘蔗、大豆、花生、黄麻、龙眼、荔枝、柑橙等。有皮鞋、塑料、装潢、被服、爆竹、砖瓦等厂。为农贸集市,大米、腐竹集散地。通浔江水运,公路通市区、平南。境内有北回归线标志。


猜你喜欢

  • 三峰寺塔

    在今福建长乐市西南塔坪山上。北宋崇宁间建寺,政和七年(1117)在寺旁建塔。明永乐十一年(1413)郑和下西洋驻舟师于长乐,曾助寺僧修寺,题寺额曰“三峰寺塔”。后寺毁塔存。塔为石构,八角七层,仿楼阁式

  • 安风县

    西汉置,属六安国。治所在今安徽霍邱县西南二十里。东汉改为安丰侯国。三国魏复为安风县,为安丰郡治。东晋安帝时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安徽省霍邱县西南。属六安国。东晋安帝时废。

  • 阿丹国

    在今也门亚丁湾西北岸一带。《明史·外国传七》:阿丹“在古里之西,顺风二十二昼夜可至。永乐十四年遣使奉表贡方物。辞还,命郑和赍敕及彩币偕往赐之,……其王甚尊中国,闻和船至,躬率部领来迎, 入国宣诏讫,遍

  • 秦沙河

    即今四川雷波县西南之西苏角河。《清一统志 · 叙州府一》: 秦沙河 “在雷波厅西南七十里。源出蛮界,东流入金沙江。水石相激,声如奏乐”。

  • 郴义县

    五代唐改义昌县置,属郴州。治所在今湖南汝城县南。北宋太平兴国初改为桂阳县。五代楚改义昌县置,治今湖南省汝城县南十五里石塘村。属郴州,后属敦州。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名桂阳县。

  • 青龙泉

    在今山西柳林县东二里青龙村。《方舆纪要》 卷42永宁州: 青龙泉 “平地涌出,西流入黄河”。

  • 乞蓝部

    宋大理置,属腾冲府。在今缅甸克钦邦西南部莫宁。元代改云远路。

  • 金釜山

    在今四川蒲江县南八里。《寰宇记》 卷75: 蒲江县有金釜山。《方舆纪要》 卷71蒲江县: 金釜山 “下有盐井,亦以金釜为名”。

  • 武龙山

    亦名龙桥山。在今四川武隆县西北。《寰宇记》 卷120武龙县: “以邑界武龙山为名。” 《清一统志·重庆府一》: 武龙山 “在涪州东南。…… 《明统志》: 龙桥山在武龙县东五十里。逶迤如龙,下有空洞,即

  • 杏山城

    一名杏山堡。即今辽宁凌海市西南杏山乡。《清一统志·锦州府一》:杏山“在锦县西南四十里。旧有杏山驿。本朝崇德七年取明杏山城,毁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