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礼县

礼县

明成化九年(1473)置,属秦州。治所即今甘肃礼县。明郭子章《郡县释名》陕西卷上:礼县“筑城于(礼店千户)所城西,从礼店之旧也”。清初属巩昌府,雍正七年(1729)还属秦州。民国初属甘肃渭川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


在甘肃省东南部、西汉水上游。属陇南市。面积 4300 平方千米。人口51万。辖2镇、34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元置礼店文州军民元帅府,治今县东祁山,属宣政院吐蕃等处宣慰司。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置礼店千户所,治今址。成化九年(1473年)置礼县,属巩昌府。清属秦州。1913年后先后属陇南道、渭川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1949年属武都分区,1950年属武都专区。1956年改属天水专区。1958年与西和县合并为西礼县,1961年恢复礼县。1969年属天水地区,1985年改属陇南地区。2004年属陇南市。地处陇南山地北部,西汉水及其支流昌水河、固城河、燕子河、洮水河、清水河流经境内。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主产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籽,并产核桃、花椒、党参、当归等。铨水所产大黄以质优闻名。矿产有铜、铁、铅、锌等。工业有面粉、水泥、电力、采煤、化工、农机等。盐官镇为西北地区著名的骡马交易市场。徐礼、西礼、礼武公路经此。古迹有祁山堡武侯祠、高寺头、石沟坪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等。


猜你喜欢

  • 炎方驿

    在今云南曲靖市东北炎方。《清一统志·曲靖府》: 炎方驿 “在宣威州南八十里炎方城内。旧名太忽都堡。明置炎方驿,今设炎松巡司,兼管二驿”。即今云南省沾益县东北炎方。明时又名太忽都堡。清因之。

  • 雉头山

    在今甘肃镇原县西。《方舆纪要》 卷58平凉府镇原县: 雉头山在 “县西三十里。又西二十里为鸡头山,本一山而异名”。

  • 拐湖山

    在今江西宁冈县东。《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拐湖山 “在永宁县 (治今新城镇) 东南六十里。上有泉自山腰涌出,直泻山麓荡为深湖”。

  • 清沥江

    在今江西宜春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87袁州府宜春县: 清沥江 “在府西南六十里。源出老山,经府西三十里之巩溪,又经府西十五里之丫山,分二泒,一为府西南十里之官陂水,一为古江。官陂江又分二泒: 一为府

  • 五里川

    即今河南卢氏县南六十里五里川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3:咸丰七年十月,萧况等“向五里川奔逸”。

  • 南舞县

    北魏太和十三年 (489) 置,属郢州。治所在今河南叶县南。十八年 (494) 属南中府。东魏天平初属南安郡。西魏废。

  • 临江国

    秦亡后项羽于汉元年 (前206) 封共敖置。都江陵 (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辖有南郡、长沙郡及黔中郡,相当今湖北大部、湖南全境及贵州东北部地区。高帝五年 (前202) 传至其子共尉时国除,仍

  • 明堡

    在今四川珙县东南曹营乡东。清光绪 《叙州府志》 卷13珙县: 明堡 “在和乐乡四甲,乃通九姓司之要道”。

  • 三胜土州

    元置,属思州军民安抚司。治所在今广西河池市西南三旺乡。明洪武初废入河池县。

  • 陇苏郡

    亦作��苏郡。南朝宋泰始中置,治所在龙苏县(今广西浦北县北苏村附近)。南齐改名龙苏郡。即“龙苏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