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溪
①在今江西泰和县城西。《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泰安县:秀溪“在县城西。又西里许曰文溪,相对者曰武溪,下流俱注于赣江”。
②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西北。北流至湖南江永县入龙虎河,西入广西恭城县为恭城河,注入漓江。《方舆纪要》卷107富川县:秀溪“在县西八十里。一名秀峰涧,以出秀峰山也。……入于漓水”。
集镇名。在浙江省平阳县中部、缸窑山东南麓。属鹤溪镇。人口 1020。因村中溪水秀美,故名。产席草。薯刨为传统产品。有电器、皮鞋等厂。腾显公路经此。
①在今江西泰和县城西。《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泰安县:秀溪“在县城西。又西里许曰文溪,相对者曰武溪,下流俱注于赣江”。
②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西北。北流至湖南江永县入龙虎河,西入广西恭城县为恭城河,注入漓江。《方舆纪要》卷107富川县:秀溪“在县西八十里。一名秀峰涧,以出秀峰山也。……入于漓水”。
集镇名。在浙江省平阳县中部、缸窑山东南麓。属鹤溪镇。人口 1020。因村中溪水秀美,故名。产席草。薯刨为传统产品。有电器、皮鞋等厂。腾显公路经此。
即今四川三台县东北秋林镇。《资治通鉴》: 唐乾宁二年 (895) 十二月,“华洪大破东川兵于楸林,俘斩数万,拔楸林寨”。即今四川省三台县东北秋林。《资治通鉴》:唐乾宁二年(895年),“华洪大破东川兵
战国卫邑。在今山东定陶县西。《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吴起,卫左氏中人也。”《战国策·宋卫策》:“胥靡逃之魏,卫赎之百金不与,乃请以左氏”,即此。古邑名。战国卫邑。即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左城。《韩非子·外
亦称东海窝集部。清代分布于今黑龙江省乌苏里江、吉林绥芬河流域及珲春市以东至日本海的少数民族。包括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清一统志·吉林一》: 东海窝集部 “在珲春城东南。凡沿海林木丛茂处皆曰窝集”。
在今河北丰润县城南十余里车轴山峰顶。始建于辽重熙元年(1032)。《清一统志·遵化州》:寿峰寺“在丰润县南车轴山。有无量(梁)阁一、塔二,宋崇禧(按,应为辽重熙)间建”。
在今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北宋欧阳修《幽谷泉》 诗: “潺湲无春冬,日夜响山曲。”又称紫微泉。在今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北宋欧阳修寄谢绛诗有“滁阳幽谷抱山斜,我凿清泉子种花”之句。
即今内蒙古磴口县驻地巴彦高勒镇。1950年磴口县迁治于此。集镇名。在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南部、黄河北岸。粮台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150。清同治年间袁姓在此开设三盛公油坊,故名。以种植蔬菜为主,盛产河套
在今江西星子县西二十五里庐山。《水经·庐江水注》:“山东有石镜,照水之所出。有一圆石,悬崖明净,照见人形,晨光初散,则延曜入石,毫细必察,故名石镜焉。”
即今福建古田县东杉洋。《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古田县:杉洋镇在“县东四十里。有巡司,洪武十二年(1379)建。《志》云,杉洋地出银坑,多矿盗,旧设捕盗馆并郡司马分驻于此”。在福建省古田县东部、龙舞溪两
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南花地之东。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番禺县图:府西南有芳村。
南朝宋大明元年(457)置,属新野郡。治所在今河南新野县附近。北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