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秦川

秦川

①在今广西平南县西北四十里思旺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②一名清水。即甘肃清水县之汤浴河、牛头河。《水经·渭水注》: “清水上下,咸谓之秦川。”

③古地区名。“” 指平川而言。或泛指今陕西、甘肃二省秦岭以北的平原,因春秋、战国时地属秦国而得名。《三国志·蜀书 ·诸葛亮传》: “将军 (指刘备) 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即此。《方舆纪要》卷52: “陕西谓之秦川,亦曰关中。” 或专指今甘肃清水县境内后川河谷地,因川旁有秦国祖先非子的封地秦亭 (一作秦城),故名。


古地区名。(1)指今秦岭以北关中平原。以其地渭水流经,土壤肥沃,春秋战国时属于秦国,故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将军(指刘备)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姜维传》:“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反于淮南,分关中兵东下,维欲乘虚向秦川。”皆即此。(2)专指今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境后川河谷地,因有故秦亭、秦谷,为秦国祖先非子封地而得名。


猜你喜欢

  • 吉林乌拉城

    简称吉林,又作船厂。清康熙十二年(1673)筑。即今吉林省吉林市。清萨英额《吉林外纪》卷2:“国语吉林, 沿也;乌拉, 江也。以军民住居沿江(松花江)之一带。”故名。康熙十五年(1676)移宁古塔将军

  • 诸葛屯

    在今贵州福泉县南十六里马场坪镇。《黔记》: “相传汉诸葛亮南征,屯兵于此山中,有遗锅半入土内,人不能取”。

  • 伊西洱库尔淖尔

    一作叶什勒池。即今帕米尔高原叶什库里湖。《清一统志·喀什噶尔》:叶什勒池“原名伊西洱库尔淖尔,在布隆池西四十里。水势深广,万山环绕,北通安集延,西限葱岭,南抵拔达克山。乾隆二十四年,副将军富德穷追逆回

  • 石家沱

    即今四川涪陵市西、长江南岸石沱乡。清同治《涪州志》卷1:长滩里有“石家沱场”。

  • 慎阳县

    西汉高帝十一年 (前196) 置,为侯国,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正阳县北江口集。《汉书·地理志》 汝南郡慎阳县注: 师古曰,“慎字本作滇,音真,后误为慎耳。……阚骃云: 永平五年失印更刻,遂误以 ‘水

  • 泸渡江

    即今湖南资兴市东南沤江。《方舆纪要》卷82兴宁县: 泸渡江 “源出桂东县万王山,西流入桂阳县 (今汝城县) 界,北入县境,合资兴水。《舆程记》 云,泸渡水自桂阳县 (今汝城县) 东北唐延里北流至丰乐,

  • 北原

    又名积石原。在今陕西眉县西北渭河北岸。《三国志·魏书·郭淮传》:青龙二年(234),诸葛亮出斜谷,“淮策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即此。(1)即“渭北”。(2)即“积石原”。

  • 南委泉

    即今山西黎城县北南委泉乡。1943—1945年晋冀鲁豫边区置黎北县治此。

  • 辽东属国

    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二郡地置,属幽州。治所在昌黎县(今辽宁义县)。辖境相当今辽宁葫芦岛市以东,辽河下游以西、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魏改为昌黎郡。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治昌黎县(今义县)。

  • 鄯善镇

    ①北魏置,治所在扜泥城 (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西岸)。《魏书·西域传·鄯善》: 世祖时,万度归讨鄯善,“其王真达面缚出降,度归释其缚,留军屯守,与真达诣京师……拜交趾公韩拔为假节、征西将军、领护西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