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竹山

竹山

①在今安徽广德县南十五里。《舆地纪胜》卷24广德军:竹山院“在广德县,唐兴化中建”。《方舆纪要》卷29广德州:竹山在“州南十五里。叠障层峦,回环拱揖,松竹泉石,蔚然巨观”。

②在今湖北蒲圻市西二十里。《方舆纪要》卷76蒲圻县:竹山“一名西泉山。产竹。下有洞,泉出其中,幽深莫测”。

③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南四十里。《山海经·西山经》:“竹山,其上多乔木,其阴多铁……竹水出焉。”《水经·渭水注》:“渭水又东与竹水合,水南出竹山。”《水经注疏》谓“俗名大秦岭,亦名箭谷岭”。

④在今四川达川市东南。《方舆胜览》卷59达州:竹山“在通川县东南十余里”。《清一统志·绥定府一》:竹山“在达县东南十余里。《方舆胜览》:元稹有告会竹山神文。《夔州府志》:大竹山在州东十五里。又有小竹山连峙”。


猜你喜欢

  • 滁阳城

    在今安徽肥东县东北九十里古城集。《寰宇记》 卷126慎县: 古滁阳城 “吴赤乌十二年孙权遣兵断滁作堰以淹北道,遂筑此城为守备。东晋置南梁郡,隋开皇三年废”。

  • 尼提山口

    又作衮拉。在今西藏阿里地区达巴南六十里。藏语意为冬山口。原是在我国达巴守境内的一个山口。1954年中印协定规定双方商人、香客可以通过此山口互通往来。

  • 诸葛瞻父子墓

    在今四川绵竹市大西门外。蜀汉后主炎兴元年 (263) 冬,诸葛亮长子诸葛瞻及其孙诸葛尚,与魏将邓艾大战于绵竹关,均战败殉国,就地安葬。《清一统志·绵州》: 诸葛瞻墓 “在绵竹县西门外”。墓前石碑正中阴

  • 营阳郡

    ①三国吴甘露元年 (265) 分零陵郡置。《元和志》 卷29: “以郡在营水之南,因为名。”寻废。东晋复置,治所在营浦县 (今湖南道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湖南道县、宁远等县地。南朝梁移治今道县西四十里营

  • 訾毋

    春秋宋地,在今河南鹿邑县南。《左传》: 襄公十年 (前563),“楚子囊、郑子耳伐宋,师于訾毋”。即此。古邑名。春秋宋邑。在今河南省鹿邑县南。《左传》襄公十年(前563年):“楚子囊、郑子耳伐宋,师于

  • 丰镇县

    1912年改丰镇厅置,属山西省。治所即今内蒙古丰镇市。1914年划属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1928年属绥远省。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90年改设丰镇市。旧县名。1912年由丰镇厅改置,治今内蒙古

  • 米州

    ①唐武德七年(624)以靖州改置,治所在高安县(今江西高安县),旋又改为筠州。八年(625)废。②唐贞观五年(631)置,治所在米川县(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黄河南岸)。辖境相当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

  • 龙牙交椅

    即龙牙菩提。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西北海上之凌加卫岛。《郑和航海图》作龙牙交椅。

  • 江淮卫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置,属南京。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清一统志·江宁府二》:江淮卫“在上元县北门桥”。

  • 大卤

    又作大原、太原。在今山西太原市一带。《春秋》:昭公元年(前541),“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榖梁传》:“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即“大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