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
①在今浙江松阳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4松阳县:竹溪“在县南七里。源出竹岭,南流经横山下, 又东南注于松溪”。
②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徂徕山下。《清一统志·泰安府一》“徂徕山”条下:“又有竹溪,唐天宝中,孔巢父、李白、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尝结社于石峰,号竹溪六逸。”
集镇名。在浙江省嵊州市西北部,西近诸暨市。竹溪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600。清时称苦竹溪,以溪得名。1949年后改今名。村依山沿溪。产茶叶、毛竹。有潜水泵、纸箱、藤器等厂。嵊诸公路经此。
①在今浙江松阳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4松阳县:竹溪“在县南七里。源出竹岭,南流经横山下, 又东南注于松溪”。
②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徂徕山下。《清一统志·泰安府一》“徂徕山”条下:“又有竹溪,唐天宝中,孔巢父、李白、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尝结社于石峰,号竹溪六逸。”
集镇名。在浙江省嵊州市西北部,西近诸暨市。竹溪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600。清时称苦竹溪,以溪得名。1949年后改今名。村依山沿溪。产茶叶、毛竹。有潜水泵、纸箱、藤器等厂。嵊诸公路经此。
在今江苏阜宁县东南。《元史·董搏霄传》:至正十六年(1356),“剿平北沙、庙湾、沙浦等寨”。
在今河北任丘市南。《方舆纪要》卷13任丘县“金沙岭”条下:“县南有白马峰,其后水流决溢,皆堙为平陆。”《清一统志·河间府一》:白马峰“状如白马,故名”。
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北。《方舆纪要》卷68昭化县:马头渡“在县北三里。又县北十五里有赵销渡,县南五十里有漩口渡, 皆往来通道”。
在今湖南永顺县东。《清一统志·永顺府》:龙爪关“在永顺县东一百五十里,接澧州永定县(今张家界市)界”。
即今甘肃敦煌市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党河。《汉书·地理志》 龙勒县:“氐置水出南羌中,东北入泽,溉民田。”
在今湖南平江县东南八十里嘉义镇。1938年1月,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从湘鄂赣边区开赴抗日前线,留下的一百四十多名战士和军属在此成立了 “新四军平江通讯处”。1939年6月12日,蒋介石指使杨森部袭击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兴化军置,属江浙行省福建道宣慰司。治所在莆田县(今福建莆田市)。辖境相当今福建莆田、仙游等市县地。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兴化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兴化军置,治所
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中部或北京市西南部。东汉废。
即今四川西南部之大小凉山。《明一统志》卷73四川行都司: 凉山 “在都司城东一百三十里。群峰嵯峨,四时多寒”,因名。《清一统志·宁远府一》: “凉山互数百里,跨马湖,建昌界,为诸夷所居。”(1)一作大
即今西藏堆龙德庆县东南东嘎。《清 一统志·西藏》 卫地诸城: 董郭尔城 “在喇萨西二十五里”。藏语意为白山咀、白山坡。1960年并入堆龙德庆县。董郭尔又作东噶尔、洞噶尔。清康熙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拉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