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行镇
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西南四十四里竹行乡。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通州(今南通市):“竹行镇在城东南三十二里。”
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东南部。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竹行镇,人口 4600。清乾隆年间名朝阳镇,后因竹行业兴盛,光绪年间改今名。1951年为竹行乡。1958年建长江公社,1961年改名竹行公社。1983年复竹行乡,2001年置镇。产稻、小麦、油菜籽、淡水鱼等。有钢丝绳、皮鞋、针织内衣、机电、印铁制罐、日用化工等厂。有蔬菜批发市场。南三公路经此。
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西南四十四里竹行乡。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通州(今南通市):“竹行镇在城东南三十二里。”
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东南部。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竹行镇,人口 4600。清乾隆年间名朝阳镇,后因竹行业兴盛,光绪年间改今名。1951年为竹行乡。1958年建长江公社,1961年改名竹行公社。1983年复竹行乡,2001年置镇。产稻、小麦、油菜籽、淡水鱼等。有钢丝绳、皮鞋、针织内衣、机电、印铁制罐、日用化工等厂。有蔬菜批发市场。南三公路经此。
在今山西黎城县东北二十里东阳关。《方舆纪要》卷42黎城县:吾峪关“在吴儿峪口。马氏曰,吾儿峪即故壶口关,盖音讹也。今其地至为要隘,有巡司戍守”。
即今河北新河县东南辛章乡。明嘉靖《冀州志》新河县地理图:东有辛章堡。
即今广西北流市东南九十里新丰镇。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北流图: 东南有新丰墟。
一作菑川国。西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分临淄郡置,封齐悼王子贤为菑川王,都剧 (今山东寿光市南三十里)。东汉并入北海国。又称菑川国。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分临淄郡东部置,以封悼王子贤,治剧县(今
在今江西石城县西。《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石城县: 捉杀寨 “在县西。有巡司,明初置,本在县北,嘉靖初移于此”。《清一统志·宁都州》: 捉杀寨 “在石城县西门外一里。……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改名赤江巡司
唐开元前置,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甘洛县境。北宋以后废。
在今河南息县东。《方舆纪要》 卷50息县: 黄漂港 “在县东八十里。……下流俱入于淮”。
①在今内蒙古固阳县西北。《魏书·太祖纪》: 皇始元年 (396),“春正月,大蒐于定襄之虎山,因东幸善无北陂”。②在今广东番禺市东南狮子洋水道中。有二山相对,西曰小虎山,东曰大虎山。虎门因虎山为名。③
水名。一名瀵水。即今陕西合阳县西金水沟。《诗经·大雅·大明》: “在洽之阳。” 指此。《清一统志·同州府一》 引 《县志》: “洽水在今县西北三十里。源出梁山西峪,东南流经县南,注于黄河。汉永平间流绝
在今浙江平湖市东南。《方舆纪要》卷91平湖县:乍浦“在县南二十里,与海盐县接界。县南境之水,悉汇于此。《志》云:乍浦之水,旧自官河入海,元至正间,番舶皆萃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