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置,属羁縻骋州。治所在今四川金阳县东北。后废。
南齐改武都县置,属南新巴郡。治所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遵道镇。北周废入晋熙县。古县名。南朝齐时置,治今四川省绵竹市西北。北周时废入晋熙县。
1935年改砚山设治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砚山县。以西北郊有砚山为名。在云南省东南部。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面积 3888 平方千米。人口44.2万。辖4镇、8乡(含4彝族乡)。县人民政府驻江
元上都之别称。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滦河上游闪电河北岸。以临滦河而得名。元杨允孚著有《滦京杂咏》。元上都的别称。以临滦水得名。元杨允孚著有《滦京杂咏》。
①唐武德五年(622)改海州置,治所在临海县(今浙江临海市)。辖境相当今浙江临海、台州二市及天台、仙居、宁海、象山、三门、温岭六县地。《元和志》卷26台州:“盖因天台山为名。”天宝元年(742)改临海
即今江苏宿迁市西北王官集镇。《清一统志·徐州府二》“沙坊集”条下:王家营集“在(睢宁)县东北四十里”。
即木乃奚。在今伊朗北部里海南岸。《元史·太祖纪》:十七年(1222)春,拖雷“还经木剌夷国,大掠之”。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北八十六里。《方舆纪要》卷90於潜县:大鸣岩“在县(今于潜镇)北三十里寨村之东,岩独高峻,四围瓮石如小城,相传钱氏尝屯军于此”。
唐咸亨四年(673)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成安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 临漳县:“又北三十里有利物渠, 自滏阳下入成安,并取天平渠水以溉田。”
北宋置,属丹棱县。在今四川眉山县西四十五里伏龙乡东馆村。南宋绍兴年间于此设东馆书院。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中部偏南。原名枫林市。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东馆,人口 2000。明初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