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桥
在今湖北浠水县东一里。宋苏轼有 《绿杨桥词》 序。
在今湖北浠水县东一里。宋苏轼有 《绿杨桥词》 序。
①三国魏景初二年(238)置,属豫州。治所在汝阴县(今安徽阜阳市)。西晋辖境相当今安徽颍河流域以西、淮河以北和河南新蔡、淮滨等县地。其后渐小。隋开皇初废。大业初复置。唐武德四年(621)改置信州,六年
即鬼门关、天门关。在今广西北流市西十五里。《明 一统志》 卷84梧州府: 天门关,“ 《舆地纪胜》 云: 本桂门关,讹称鬼门关。元廉访使月鲁改名魁星关。本朝洪武初改为桂门关,宣德中改天门关”。即“鬼门
在今越南清化省西北境。《方舆纪要》 卷112安南清化府: 俄乐城 “在府西南,即今俄乐县。宣德初,俄乐土官黎利反,官军讨之,遁入老挝。既而复还,官军击走之于清化”。
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五十里。《后汉书·王常传》:下江兵领袖王常、成丹等兵败,“收散卒入蒌谿,劫掠钟、龙间,众复振”。注引盛弘之《荆州记》云:“随州随县东北有三钟山也。”《寰宇记》卷144随县:三钟山“在
①在今湖北崇阳县南。《寰宇记》 卷112崇阳县: 弩牙山 “在县南四十里。有吴城港,水绕岩下,过其岩,势如弩牙”。②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寰宇记》 卷84龙州江油县: 弩牙山 “在州东一百三十四里。高
即南伊铁路。从今黑龙江伊春市东南之南岔至伊春。即“南乌铁路”。
明嘉靖五年(1526)置,属镇雄军民府。治所在落角寨(今云南威信县北四十里旧城镇)。清初废。明嘉靖五年(1526年)置,治今云南省镇雄县北。属镇雄府。清废。
即徂徕山。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四十里。《水经·汶水注》:“《邹山记》曰,徂徕山在梁甫、奉高、博三县界,犹有美松,亦曰尤徕之山也。赤眉渠帅樊崇所保也,故崇自号尤徕三老矣。”
在今陕西城固县东汉水南。《水经·涔水注》: “涔水即鬵水也,东北流径城固南城北,城在山上,或言韩信始立,或言张良创筑,未知定所制矣。义熙九年,索邈为梁州刺史,自城固治此,故谓之南城。城周七里,衿涧带谷
在今广东广州市北越秀公园。《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南海县: 越秀山在 “府治北。一名越王山,耸拔二十余丈。上有越王台故址,尉佗因山筑台,因名。俗呼观音山”。又称粤秀山,俗称观音山。在广东省广州市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