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罗水

罗水

①一名长罗川。即今河南巩义市西南坞罗水。《水经·洛水注》: 罗水 “出方山罗川,西北流,蒲池水注之,水出南蒲坂,西北流,合罗水,谓之长罗川。 亦曰罗中也。 盖肹子罗之宿居, 故川得其名耳。……又于訾城东北,入于洛水也”。

②即罗阳溪。在今广东博罗县西。《清一统志·惠州府》: 罗水 “在博罗县西五十里。一名罗阳水。源出罗山,由丫髻峰刘仙坛下,过钓鱼台,东南流为碧溪,又东南合蚬冈诸派水,东入龙江”。

③即今广东化州市北之罗江。《方舆纪要》 卷104化州 “陵水” 条: “罗水亦在州北九十里。源出北流县娥石山下,东南流,合于陵水,亦谓之罗江,经城东, 至州南二十里, 水来合焉, 谓之平江水。……又南流至吴川入海。”

④即今广东阳春市西南之潭水河。《舆地纪胜》卷98南恩州: 罗水 “出罗黄山”。《方舆纪要》 卷101阳春县: 麻陈水,“ 《志》 云: 县西四十里有罗水。自罗黄山东流合麻陈水,又北流五里,经大沙湾入漠阳江”。唐罗水县以此名。

⑤在今广西全州县西。《舆地纪胜》 卷60全州:罗水 “在清湘县西一百里,出罗氏山,北入湘江”。今罗水有三源: 万乡河、山川河、长乡河,会流后始称罗水,东南流,循城而东,至完山下入湘水。


猜你喜欢

  • 西吉州

    唐贞观五年(631)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八年(634)改为懿州。

  • 巽亭

    宋建,在今浙江缙云县南。《清一统志·处州府》: 巽亭 “在缙云县南龙津桥上。宋御史詹适建,苏轼诗: 涛雷轰白昼,梅雪耿黄昏”。宋建,在今浙江省缙云县南。北宋苏轼有诗。

  • 推河

    即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图音河。《清一统志·喀尔喀》: 推河 “发源杭爱山南,两旁会六小水,南流三百余里,注于鄂罗克泊”。

  • 河庄

    即今江苏武进县西北孟河镇。《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 河庄在 “府西北八十里,当孟河之口。《江防考》: 自京口而下,惟河庄贼可深入,由大江入孟河,抵奔牛,趣府城,至便且易。今孟河营置于此”。

  • 晒米城

    在今山东苍山县西二里。民国 《临沂县志》 卷12载: 汉 “戈蒲盐丞印”,清“光绪九年出土于晒米城,今藏鄫城赵氏家”。1973至1976年相继出土大量文物,证明晒米城原系由商、周到汉代的一处大型高台遗

  • 珠官郡

    三国吴黄武七年 (228) 改合浦郡置,属交州。治所在合浦县 (今广西浦北县南旧州村)。辖境相当今广西容县、玉林、横县以西南地及广东廉江县地。孙亮时复为合浦郡。三国吴黄武七年(228年)以合浦郡改名,

  • 万里桥

    ①亦名笃泉桥。战国秦建于检江上,即今四川成都市南跨南河之南门大桥。《元和志》卷31成都县:“万里桥架大江水,在县南八里。蜀使费祎聘吴,诸葛亮祖之,祎叹曰:万里之路,始于此桥。因以为名”;刘光祖《万里桥

  • 西路左翼前旗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左翼前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温都尔杭盖南。

  • 恢武城

    即喀什噶尔新城。清道光八年 (1828)筑,在今新疆疏勒县。光绪八年 (1882) 于此置疏勒州。二十八年 (1902) 改置疏勒府,1913年改置疏勒县。

  • 松山馆

    馆驿名。辽置,在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北。《辽史·地理志》 上京道引宋薛映记曰: “上京者,中京正北八十里至松山馆。” (按,此里距有误,据宋富弼 《行程录》: 由中京至临都馆、官窑馆,再至松山馆,为一百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