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桥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资治通鉴》:南朝陈太建四年(572)十一月,“周主行如羌桥”。胡三省注:“羌桥在长安城东, 以苻、姚诸羌而得名。”
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汉长安城东。北周建德中武帝如羌桥,颁赐长安以东诸军,即此。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资治通鉴》:南朝陈太建四年(572)十一月,“周主行如羌桥”。胡三省注:“羌桥在长安城东, 以苻、姚诸羌而得名。”
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汉长安城东。北周建德中武帝如羌桥,颁赐长安以东诸军,即此。
在今湖北枣阳市西北百余里。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孟宗政败金人于枣阳,追至马磴寨,焚其城,入邓州而还。在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北。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孟宗政破淅川镇,追杀金人至马磴寨,焚其城栅
在今陕西华阴市西北。《汉书·地理志》京兆尹华阴县: “集灵宫,武帝起。” 《水经· 渭水注》: “敷水又北径集灵宫西……故张昶 《华岳碑》称汉武慕其灵,筑宫在其后。” 《方舆纪要》 卷54谓集灵宫 “
唐武德三年(620)置,治所在河西县(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八年(625)移治韩城县(今陕西韩城市)。辖境相当今陕西韩城市及合阳县地。贞观八年(634)废。唐武德三年(620年)置,治河西县(今陕西合阳
一名花海子。在今甘肃玉门市北花海乡。为赤金河所汇。《清史稿·地理志》 玉门县:“阿拉克湖即延兴海。”
①一名扇子峡。即今湖北宜昌县西西陵峡东段。《舆地纪胜》 卷73峡州: 明月峡 “在夷陵县。高七百余仞,倚江于崖,面白如月。又如扇,亦曰扇子峡”。《方舆纪要》 卷78夷陵州: 明月峡 “在州西二十里悬崖
在今山东荣成市东北。《寰宇记》卷20文登县:“《三齐略记》云:始皇造石桥渡海观日出处。”清光绪《登州府志》谓召石山在成山之东。《山东通志》谓召石山与成山本为一山。
又名浩亹河。即今青海、甘肃境内的湟水支流大通河。《汉书·地理志》 金城郡: “浩亹水出西塞外,东至允吾入湟水。” 注引孟康曰: “浩亹音合门。”师古曰: “浩音诰。浩,水名也。亹者,水流峡山,岸深若门
亦即雅克萨。今内蒙古牙克石市。《清史稿·地理志》:呼伦直隶厅有“牙克什”车站,为中东铁路车站之一。
即阳元水。在今四川奉节县西南。《水经·江水注》: 阳元水 “出阳口县西南高阳山东。东北流径其县南,东北流,丙水注之。……其水北流入高阳溪,又东北流注于江,谓之阳元水口”。熊会贞按: “因水出高阳山,故
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大象山”条:白田山“在马头江南。晋初郡守严高尝欲迁郡治于此。其地产蕉可为布,有蕉岭、蕉坑、蕉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