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县
1932年1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雩都、兴国两县析置,驻上宝排村 (在今江西于都县东北)。为庆祝红军攻克雩都县东北境上宝土围的重大胜利而命名。后迁治银坑 (今江西于都县东北银坑镇)。1935年2月废。
旧县名。(1)中央苏区江西省设。1932年由兴国县东北部和于都县北部析置,治上宝排村(今江西于都县贡江镇东北),后迁银坑圩(今于都县银坑镇)。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撤销。(2)1952年改兵堡县置。治滕家堡(今湖北罗田县胜利镇)。1955年撤销,分别并入罗田、麻城二县。
1932年1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雩都、兴国两县析置,驻上宝排村 (在今江西于都县东北)。为庆祝红军攻克雩都县东北境上宝土围的重大胜利而命名。后迁治银坑 (今江西于都县东北银坑镇)。1935年2月废。
旧县名。(1)中央苏区江西省设。1932年由兴国县东北部和于都县北部析置,治上宝排村(今江西于都县贡江镇东北),后迁银坑圩(今于都县银坑镇)。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撤销。(2)1952年改兵堡县置。治滕家堡(今湖北罗田县胜利镇)。1955年撤销,分别并入罗田、麻城二县。
西汉置,属辽东郡。治所在今辽宁台安县东南二十里孙城子村东。《汉书·地理志》 险渎县注: “县以水险,故曰险渎。” 东汉改属辽东属国。三国魏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辽宁省台安县东南孙城子。属辽东郡。东汉
在今青海湟中县东南。《清史稿·年羹尧传》: 雍正初,罗卜藏丹津反叛,命羹尧进讨,“罗卜藏丹津攻西宁南川口,师保申中堡”。即此。
指辽五国部之一的越里吉,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宋徽宗被金人俘获,囚死于此。即“越里吉”。
明万历三十二年 (1604) 置,在今甘肃景泰县东南。
即越王台。故址在今广东广州市越秀山上。唐宋之问有 《登粤王台》 诗。
北魏太安二年 (456) 置,为代名郡治。治所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后废。
又名端溪山。即今广东高明市西南,与高要市及新兴县交界之老香山。《舆地纪胜》卷96肇庆府:老香山“在废平兴县西一里。周回五十里”。《方舆纪要》卷101高明县:老香山在“县(治今明城镇)西北六十里。高七百
①清康熙三十年(1691)设,属蒙古土谢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色楞格省那腊苏台敖若斯东。②原属土谢图汗部,清雍正九年(1731)改属赛音诺颜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巴特沃勒吉东南。
在今福建清流县东。《方舆纪要》卷98清流县:“长空滩在县东。怪石纵横,中有大黄石,尖耸险峭。谚云,黄石蒙头,十舵九愁。下有长空潭,水色澄澈。”
即今伊拉克巴格达南纳杰夫。《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 “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