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坑隘
即今福建永春县西北苏坑乡。《方舆纪要》卷99德化县:“苏坑隘在县东南。”
即今福建永春县西北苏坑乡。《方舆纪要》卷99德化县:“苏坑隘在县东南。”
在今湖北恩施市东。为清江支流。《方舆纪要》卷82施州卫:木李溪在“卫东三百里。源出长望洞,曲折数百里,沿溪万山深僻,旁地平旷可耕作。元末士民多避难于此”。
在今广西防城港市东兴镇东北。明洪武中属如昔巡检司统辖,嘉靖三十年 (1551) 设营戍守。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东北。明洪武中属如昔巡检司统辖,嘉靖三十年(1551年)设营戍守。
今蒙古国巴彦洪果尔省拜达里克河。元《圣武亲征录》 载: 成吉思汗与汪可罕联兵攻乃蛮,回师至拜答剌边只儿之地,遭乃蛮伏兵截击。拜答剌为河名,“边只儿” 意为两河合流处,指今拜达里克河与扎克河会流点附近地
明南京城门名。即今江苏南京城北之和平门。在钟阜门之东。清改名得胜门。1931年改名和平门。
在今山东济阳县西北五十里新市城。《寰宇记》 卷64德州安陵县: “唐元和二年横海军节度使郑权奏,德州安德县渡黄河南邻齐州临邑县有灌家口草市。顷者成德军于市北十里筑城名福城,城缘隔黄河与 齐州临邑县对岸
又作降里、降营、江谿、绛谿。治所即今西藏曲水县东北江村。
即渥洼水。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南湖乡。《元和志》卷40沙州寿昌县:“武德二年改置寿昌,因县南寿昌泽为名也。”
即今安徽庐江县南黄泥镇。清光绪 《庐州府志》 卷3庐江县: 黄泥河镇在 “县南三十五里”。
①西汉高帝八年(前199)改宁秦县置,属京兆尹,为京辅都尉治。治所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南五里。《寰宇记》卷29华阴县:“以在太华山之阴,故名之。”东汉改属弘农郡。北魏属华山郡,太和十一年(487)移治今大
一作龙归山。在今四川铜梁县北安居镇东。《方舆纪要》卷69安居县:凤凰山“其西南对峙者曰龙归山,山形盘旋如龙,亦一方之胜”。《清一统志·重庆府一》:归龙山“在铜梁县北旧安居县东……东北对峙者曰凤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