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岭
①在今福建仙游县西北苦竹。明属永春县。《方舆纪要》 卷99泉州府永春县: 苦竹岭 “在县东,接仙游县界。嘉靖四十一年,倭自仙游来犯,义兵拒却之于此”。
②在今福建宁化县北。《方舆纪要》 卷98汀州府宁化县: 苦竹岭在 “县北九十里。岭甚高,多产苦竹”,故名。
古山名。即今福建省仙游县西北苦竹。明属永春县。《读史方舆纪要》:苦竹岭“在县东,接仙游县界。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自仙游来犯,义兵拒却之于此”。
①在今福建仙游县西北苦竹。明属永春县。《方舆纪要》 卷99泉州府永春县: 苦竹岭 “在县东,接仙游县界。嘉靖四十一年,倭自仙游来犯,义兵拒却之于此”。
②在今福建宁化县北。《方舆纪要》 卷98汀州府宁化县: 苦竹岭在 “县北九十里。岭甚高,多产苦竹”,故名。
古山名。即今福建省仙游县西北苦竹。明属永春县。《读史方舆纪要》:苦竹岭“在县东,接仙游县界。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自仙游来犯,义兵拒却之于此”。
在今湖南新宁县西。《清一统志·宝庆府》:长湖水“源出县北罗洪岩,西南流,合新寨水入夫夷水”。
在今广东惠州市西南。《舆地纪胜》卷99惠州:石埭山“在郡之西五、六里。崖石壁立,泉激如飞”。《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归善县:石埭山“崖石峭立如埭,流泉溅沫,宛若珠帘。其水泻入丰湖,为郡之胜”。
亦作改金、街津屯。因山得名。即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街津口赫哲族乡。清光绪 《吉林通志》卷55: “街基地方,一名街津,属三姓,富克锦城之东,距城三百里。” 赫哲人世代居此,以盛产鳇鱼著称。集镇名。在吉
明为景洛。即今云南勐海西南打洛镇。清设土便委。
在今四川理县北。《元和志》 卷32盐溪县: 定廉山 “在县东一十里”。《寰宇记》 卷78保宁县: 定廉山 “在县东十里。定廉水、盐溪皆出其阳”。《方舆纪要》 卷67威州: 定廉山在 “州东南四十五里,
即今浙江桐乡市西南四十里洲泉镇。《方舆纪要》 卷91: 洲钱市 “地形如钱,周遭皆水,因名”。
亦作郿城。即今安徽淮南市东永平岗。《水经·淮水注》: 淮水“又东径梁城,临侧淮川,川左有湄城”。《梁书·武帝纪》: 普通五年 (524) 十月,伐魏,“定远将军太守曹世宗破曲阳城。甲辰,又克秦墟。魏郿
北魏置,治所在今陕西宁强县西北嘉陵江东岸。后废。北魏置,治今陕西省宁强县西北阳平关西南)。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宁强县西部。后废。《魏书·邢峦列传》:“率南安、广长、东洛、大寒、武始、除口、平溪、桶谷诸郡之
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属牂柯郡。治所在今云南文山县境。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云南省文山、砚山、西畴、麻栗坡等县一带,属牂牁郡。东汉废。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下天竺寺后。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11“北山胜迹”有三生石。《甘泽谣》谓“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临风不要论”,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