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营阳郡

营阳郡

①三国吴甘露元年 (265) 分零陵郡置。《元和志》 卷29: “以郡在营水之南,因为名。”寻废。东晋复置,治所在营浦县 (今湖南道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湖南道县、宁远等县地。南朝梁移治今道县西四十里营山下,天监十四年 (515) 改为永阳郡。

②南朝梁置,治所在今湖北仙桃市境。北周废入建兴县。


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一说宝鼎元年〔266年〕)分零陵郡置,治营浦县(今湖南道县东北)。以在营水之阳得名。属荆州。后废置不常。东晋穆帝后定置,改属湘州。辖境相当今湖南省道县、宁远、新田等县地。南朝梁移治今道县西四十里营山下,天监十四年(515年)改为永阳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


猜你喜欢

  • 北华州

    北魏明帝改东秦州置,治所在杏城镇(今陕西黄陵县西南十里)。辖境相当今陕西富县、甘泉、洛川、黄陵等县地。西魏改为敷州。北魏孝明帝以东秦州改名,治杏城(今陕西黄陵县西南)。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甘泉县以南、宜君

  • 宾巴

    即边坝。在今西藏边坝县东南。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15: “边坝即达隆宗,又名宾巴。”见“边坝县”。

  • 杨滩堡

    即今安徽广德县西南杨滩乡。《清一统志·广德州》:陈阳镇“在州西南六十五里杨滩堡。旧有巡司。本朝乾隆三十五年裁”。

  • 思慕部

    唐黑水靺鞨十六部之一。分布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共青城一带。开元间属黑水都督府。《新唐书· 黑水靺鞨传》:“初,黑水西北 (按,西应为东之误) 又有思慕部。”

  • 两门集镇

    清置,属开州。即今河南濮阳县西南五十二里两门镇。

  • 大松山

    ①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南。《明一统志》卷5万全都司:大松山“在龙门卫城西一十里。上有古松一株,盘曲森耸,故名。永乐中驻跸于此”。②一名伊克纳喇苏台山。在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清一统志·承德府》:伊克纳喇苏

  • 通远县

    ①五代晋天福四年 (939) 置,为威州治。治所即今甘肃环县。后周显德二年 (955) 为环州治。四年 (957) 改为通远军治,北宋淳化五年 (994) 复为环州治。天圣元年 (1023) 改名方渠

  • 延化渠

    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境。《新唐书·地理志》 夏州朔方县:“贞元七年开延化渠,引乌水入库狄泽,溉田二百顷。”乌水即今乌审旗南之纳林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南。《新唐书·地理志》夏州朔方县(今陕西靖边县北白

  • 耒山

    在今湖南汝城县南十里。《汉书·地理志》桂阳郡郴县:“耒山,耒水所出。”

  • 布喀河

    ①即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暖水川(㹀牛川)。《清一统志·鄂尔多斯》:布喀河“在左翼前旗西三十四里。源出博罗巴尔喀孙东平地,西南流会紫河”。②即今青海天峻县境的布哈河。《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