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蒙泉

蒙泉

①在今湖北省荆门市西,蒙山麓。《舆地纪胜》 卷78荆门军: 蒙泉 “在军城西。出于硖石山之麓即蒙山也。南曰蒙,西北曰惠泉,每昼夜两潮,水溢数寸。世传南出玉,北出珠。崇宁三年巨蚌夜游北泉,光彩四烛”。《明一统志》 卷62荆州府: 蒙泉、惠泉 “俱在荆门州西二里。……蒙泉水常寒,……惠泉水常温。宋知州彭乘为三沼,延其流至竹陂河,入汉江。民引以灌田”。

②在今湖南石门县西花山下。有宋黄庭坚书 “蒙泉” 二字。《清一统志·澧州一》: 蒙泉 “五雷诸山至此,忽然开朗,雨水并流,山川窈窕,为石门最胜处”。


猜你喜欢

  • 九龙渠

    一名代龙渠。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西晋泰始七年(271)在五龙渠故迹之西开凿。《水经·谷水注》 称:“代龙渠即九龙渠也。”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三国魏修千金堨,开沟渠五,谓之五龙渠。至西晋,大

  • 堂城

    即沙随城。在今河南宁陵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50宁陵县: 沙随城 “亦曰沙阳亭。或谓之棠阳城,俗谓之堂城”。

  • 获 (獲) 麟堆

    在今山东巨野县东十二里麒麟镇。《春秋》: 哀公十四年 (前481),“西狩获麟”。《左传》 谓 “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史记·孔子世家》 《正义》 引 《括地志》 曰: “获麟堆在郓州

  • 后藏

    西藏旧分康(喀木)、卫、藏、阿里四部。清雍正年间划康部宁静山以东地归四川省,以西与卫部合并称前藏;藏部称后藏。西藏旧分康(喀木)、卫、藏、阿里四部。清雍正年间划康部宁静山以东地归四川省,以西与卫部合并

  • 大庄街

    即今云南开远市东南三十六里大庄回族乡。旧置哨,滇越铁路经此。

  • 乌珠穆沁左翼旗

    清顺治三年(1646)置,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驻地在嘎海庙(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北乌拉盖苏木)。1914年划归察哈尔特别区,1928年属察哈尔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并入东部联合旗

  • 大和堡

    在今陕西榆林县东北大河塔。《宋史·地理志》 麟州:大和堡“地名麻乜娘,元符二年进筑”。

  • 清湘县

    五代晋天福四年 (939) 改湘源县置,为全州治。治所在今广西全州县西七里柘桥村。后周显德三年 (956) 迁治今全州县。元为全州路治。明洪武九年 (1376) 废入全州。古县名。五代晋天福中以湘源县

  • 孙夼镇

    金置,属福山县。在今山东烟台市西北。明置巡司于此。

  • 赤竹山

    在今湖南黔阳县东南。《舆地纪胜》卷71沅州:赤竹山“在江安寨东六十里”。《方舆纪要》卷81黔阳县“金龙山”条下:“赤竹山在县(治今黔城镇)东百四十里。冈陇盘纡,多赤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