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南镇
即今四川蓬溪县东南蓬南镇。清道光 《蓬溪县志》 卷2: 蓬南场在 “县东南一百二十里。……通合州、定远大道”。
在四川省蓬溪县东南端。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5.7万。镇人民政府驻蓬南场,人口3940。因清道光初年属蓬溪、南充县共管,取二县首字命名。1950年为蓬南乡,1958年为蓬南公社,1983年改为蓬南乡,1985年置蓬南镇。1992年东升、惠民、胜利三乡并入。有皮革、印刷、酿酒、榨油、预制等厂。遂武公路经此。有烈士陵园和“文明书院”古建筑。
即今四川蓬溪县东南蓬南镇。清道光 《蓬溪县志》 卷2: 蓬南场在 “县东南一百二十里。……通合州、定远大道”。
在四川省蓬溪县东南端。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5.7万。镇人民政府驻蓬南场,人口3940。因清道光初年属蓬溪、南充县共管,取二县首字命名。1950年为蓬南乡,1958年为蓬南公社,1983年改为蓬南乡,1985年置蓬南镇。1992年东升、惠民、胜利三乡并入。有皮革、印刷、酿酒、榨油、预制等厂。遂武公路经此。有烈士陵园和“文明书院”古建筑。
即兴国江。今江西兴国县东潋江水。
在今安徽巢湖市东十里。《隋书·地理志》:庐江郡襄安县有亚父山。《寰宇记》卷126巢县:“亚父山在县东十里。汉居巢人范增,楚王立为亚父,死于山傍,故曰亚父山。”
即磬锤峰。今河北承德市东北十六里棒锤山。《水经·濡水注》:武列水“东南历石挺下。挺在层峦之上,孤石云峰,临崖危峻,可高百余仞。牧守所经,命选练之士,弯张弧矢,无能屈其崇标者”。即此。
在今江西广昌县西南修岭下。《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广昌县: 修岭镇 “在县西南十里,俗谓之秀岭。宋绍圣中置巡司,明因之”。清乾隆三十年(1765) 裁。
①唐万岁通天二年 (697) 以昆明夷内附置,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即今贵州大方县。后废。②唐置,为羁縻州,属芳池州都督府。在今甘肃华池县西北境。后废。(1)唐贞观时以党项野利氏部落置,治今四川省若尔盖县
在今广东潮安县北韩江西岸。《元丰九域志》卷9海阳县:有“强丰济一银场”。《宋史·地理志》:海阳县有丰济银场。北宋置,在今广东省丰顺县东。属海阳县。
即今浙江常山县北龙山。《方舆纪要》卷93常山县:严谷山“在县北三十八里。石壁高百余丈, 山胁有洞,流泉不竭。下多严姓, 因名”。
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图音河。《史集》 (第1卷)记载,金代时克烈部首领撒里黑汗居斡儿寒(鄂尔浑) 河,在与塔塔儿部战争中,曾移驻Tui-Tagachu之地。其地应在鄂尔浑河源杭爱山之南,清代图籍称为推
唐置,治所在唐林县 (今越南义静省东南境)。后废。
1913年改库尔喀喇乌苏厅置,属新疆迪化道。治所即今新疆乌苏县。1916年改属塔城道。1930年属迪化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旧县名。1913年由乌苏直隶厅改置,治庆绥城(今新疆乌苏市乌苏镇)。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