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蜀江

蜀江

①即今四川长江之别称。《寰宇记》 卷120涪州: “ 《四夷县道记》 云: 故城,在蜀江之南,涪江之西。” 《舆地纪胜》 卷174涪州: 蜀江 “发源岷山,经嘉、叙、泸、重庆至城下,自成都登舟十三程,至此会合黔江,过忠、万、云安、夔、归、峡至荆南一千七百七十里”。

②指今四川成都市南河 (锦江)。宋陈元靓 《岁时广记》 卷1 《游蜀江》: 张乖崖公 (詠) 帅蜀,于二月二日 “自万里桥,以锦绣器皿结綵舫十数只,与郡僚属官分乘之,妓乐数船,歌吹前导,命曰游江。于是郡人士女骈于八九里间纵观如堵,抵宝历寺桥,出宴于寺内。寺前创一蚕市,纵民交易,嬉游欢乐,倍于往岁,薄暮方回”。


猜你喜欢

  • 下川南道

    一称永宁道。清代四川省五分巡道之一。治所在泸州(今四川泸州市)。辖叙州府,泸、资两直隶州,叙永直隶厅。相当今四川大凉山以东,仁寿、资阳以南,隆昌、合江以西地区。(1)清末改川南道置。清代四川省五分巡道

  • 王隅沟抗日根据地

    在今吉林龙井市东北依兰乡王隅沟里。地处龙井、汪清两市县交界处,以王隅沟为中心,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15公里。1932年秋,延边抗日斗争发展到武装游击战争,在中共东满特委的领导下,于1932年10月成

  • 暖泉

    ①在今河北蔚县西三十里暖泉镇。《方舆纪要》 卷44蔚州: 暖泉 “其水夏凉冬温,资以灌溉”。②在今山西万荣县南孤山北侧。《清一统志·蒲州府一》: 暖泉 “在万泉县南孤山之阴。数穴涌出,隆冬不冻。明万历

  • ①周代封国。姬姓。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周公旦于此。因周公在朝内为宰辅,未就封。武王死后,周公辅佐成王,乃封其子伯禽为鲁侯,都曲阜 (今山东曲阜市东北二里古城村)。疆域最大时南至滕州、单县以南; 西面包有

  • 虎牙山

    ①在今湖北宜昌县东南长江北岸虎牙滩处,与荆门山斜对。《后汉书·岑彭传》: 建武九年(33),公孙述 “拔夷道、夷陵,据荆门、虎牙。横江水起浮桥,斗楼,立攒柱绝水道,结营山上,以拒汉兵”。《水经·江水注

  • 天池寨

    明成化九年(1473)筑城,属兴武营守御千户所。即今宁夏盐池县西北天池村。

  • 大寺江

    在今广西钦州市西北。《清一统志·廉州府》 “如洪江”条:“大寺江一名团良江,在州西北六十里。源出上思州��羊岭。”

  • 硖源县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羁縻麟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后废。

  • 萝田墟

    即今广西玉林市西南罗田。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郁林州图: 西南有萝田墟。

  • 杨尖镇

    即今江苏无锡市东羊尖镇。明弘治《无锡县志》卷2:“东北:四十八都有羊尖。”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金匮县记:“杨尖镇在城东北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