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前街
即今江西遂川县北七十里衙前乡。清乾隆二十四年 (1759) 移秀州巡司驻此。
即今江西遂川县北七十里衙前乡。清乾隆二十四年 (1759) 移秀州巡司驻此。
旧名新民埠。即今广东花都市驻地新华街。1955年花县迁治于此。1993年改设花都市。
清雍正十年 (1732) 设驿站。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扎兰屯市东达斡尔民族乡 (二村) 附近。
又名松棚岭。明置,在今河北遵化市东北洪山口乡。《方舆纪要》 卷11遵化县: 洪山口关 “县北三十里有城。其内为松棚营”。明设都司,清改设千总驻守。又称松棚峪。在今河北省遵化县东北。清属遵化州。后废。
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驻地。清初以来为巴林右旗驻地。乾隆十九年(1754)迁治今巴林右旗北五十里沙巴尔台苏木。1912年复迁回大板镇。“大板”,蒙古语称“伊和板生”,意为大房子。(1)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
即召。西周初召公奭封国,在今陕西岐山县西南。后迁今河南偃师县。《战国策·楚策》:“太公望封于齐,邵公奭封于燕。”周室东迁后,改封于今河南济源市西邵原。
即今山西襄垣县东南井关。《新唐书·地理志》:襄垣县东有井谷故关。《元和志》卷15襄垣县:井谷关“在县东南四十里。置在天井谷内,深邃似井,因以为名。魏武初迁邺,于此置关,周建德六年废”。在今山西省襄垣县
亦作阐县。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属越嶲郡。治所在今四川越西县北新民镇古城。西晋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四川省越西县东北。属越嶲郡。西晋时废。南朝宋复置。南齐时又废。
又作苏滨水、速平江。即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北绥芬河。明 《寰宇通志》 卷116: 恤品河 “流经建州卫东南千五百里,入于海”。
元代在西藏地方的建置。世祖中统元年(1260)封吐蕃萨迦高僧八思巴为国师,后升号帝师,命掌全国佛教事务;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即释教总制院,后改称宣政院,以专司吐蕃军民事务,定院使秩从一品,命帝
辽建,为乌古论部留可驻地。即今吉林珲春市。《金史·世纪》: “太祖度盆搦岭,与撒改会,攻破留可城,留可已先往辽矣,尽杀其城中渠长。”即此。在今吉林省珲春市境。辽时女真人完颜旻败乌古任部留可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