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火镇
清置,属长治县。即今山西长治县东南西火镇。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移县丞驻此。民国设县佐。
在山西省长治县东南端。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西火,人口 5880。古名西湖,后因炼铁业兴起,取“炉火”之意,改名西火。1949年属长治四区,1954年为西火乡,1958年属红旗公社。1961年析置西火公社,1984年改镇。2000年东火乡并入。产玉米、谷子、小麦、高粱。为县水果主产区。有煤矿、炼铁、铸造、造纸、建材等厂。公路通长治。附近有老雄山古长城遗迹和翠岩寺古塔。
清置,属长治县。即今山西长治县东南西火镇。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移县丞驻此。民国设县佐。
在山西省长治县东南端。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西火,人口 5880。古名西湖,后因炼铁业兴起,取“炉火”之意,改名西火。1949年属长治四区,1954年为西火乡,1958年属红旗公社。1961年析置西火公社,1984年改镇。2000年东火乡并入。产玉米、谷子、小麦、高粱。为县水果主产区。有煤矿、炼铁、铸造、造纸、建材等厂。公路通长治。附近有老雄山古长城遗迹和翠岩寺古塔。
唐初置,治成在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境。旋废。开元二十六年 (738) 改置怀德县。
①又作阿母。元置,故址在今吉林敦化市西北额穆镇。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 “禅春 (东)一百 (里) 阿母 (站)。” 清称额穆站。②元置,在今黑龙江省双城市东南双城子古城。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
在今河南南阳县南。《后汉书·胡广传》:“以定策立桓帝,封育阳安乐乡侯。”《水经·淯水注》:“淯水又径安乐乡北。汉桓帝建和元年封司徙胡广为淯阳县安乐乡侯。今于其国立乐宅戍。”
在今四川苍溪县南一里,嘉陵江岸。《舆地纪胜》卷185阆州:小锦屏“在苍溪县治之对,仿佛类锦屏,故名”。《方舆纪要》卷68苍溪县:小锦屏山“在县治南。临江高峙,奇秀与阆中之锦屏山相似,因名”。又称少屏山
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藏桂西北。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2: 瞿萨旦国 “王城西行三百余里,至勃伽夷城,中有佛坐像,高七尺余,相好允备,威肃巍然”。
即南北朝时义阳三关之一的平靖关。《梁书·武帝纪》:普通五年(524),“武勇将军李国兴攻(魏)平静关,克之”,即此。即“平靖关”。《梁书·武帝纪》:普通五年(524年),“武勇将军李国兴攻(魏)平静关
唐置,属都金羁縻州。治所在今越南河宣省咸安一带。后废。
北宋置,属长江县。在今四川遂宁市西北桂花镇。
在今浙江临安市东北安国山南麓,为五代时吴越开国君主武肃王钱镠墓葬。钱镠 (852—932),临安人。今存断裂墓碑,上书 “唐故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守尚书令兼中书令吴越国王谥武肃钱王之墓”。
即今浙江仙居县西南田寺。明初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