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陵

西陵

①战国楚邑,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史记·六国年表》:楚顷襄王二十年(前279),“秦拔��、西陵”,即此。

②三国魏武帝陵。在今河北临漳县西三十里。《方舆纪要》卷49临漳县“讲武台”条载:“(曹)操有疑冢,凡七十二处,在漳水上, 自讲武城外,森然弥望,高者如小山,布列直至磁州而止。”

③即蒋陵。俗名松陵冈。又名孙陵。在今江苏南京市东,钟山南麓。《晋书·成帝纪》:东晋咸和三年(328), 苏峻与卞壶曾“战于西陵”。《方舆纪要》卷20上元县:西陵“吴大帝葬焉,亦曰孙陵”。

④清代皇陵墓群之一。在今河北易县西五十里永宁山下。清乾隆时诏定父子不葬一地之制, 自此清皇陵有东、西陵之分。西陵有泰陵(雍正)、昌陵(嘉庆)、慕陵(道光)、崇陵(光绪)四帝陵及后妃、王公、公主陵寝等,陵区四周层峦迭嶂,形势高爽,山水相间,今为京西游览胜地。

⑤在今浙江萧山市西北十里西兴镇。《水经·渐江水注》:“浙江又径固陵城北,昔范蠡筑城于浙江之滨, 言可以固守, 谓之固陵,今之西陵也。”《宋书·竟陵王诞传》:“诞遣参军刘季之与(顾)彬之并势, 自顿西陵, 以为后继。”即此。唐李绅有《渡西陵十六韵》诗。五代时钱镠改名西兴。


(1)战国楚邑。在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战国策·秦策四》:顷襄王二十年(前279年),“白起拔楚西陵”,即此。《括地志》谓在今湖北省新洲县西,《水经注·江水》谓在今湖北省蕲春县西。当误。(2)本名固陵,即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北西兴镇。南朝宋设西陵牛埭,即此。(3)即晋西陵。在今江苏省南京市鸡笼山(今北极阁)之阳,相对于钟山之阳的晋东陵,故名。东晋元、明、成、哀四帝葬此。(4)即“清西陵”。


猜你喜欢

  • 赤石

    又名赤石街。即今福建武夷山市南十五里赤石镇。1934年6月17日,上饶集中营新四军战士被解往建阳途中在此暴动。崇阳溪东红岩坡上建有赤石暴动烈士陵园。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南武夷镇。赤石村渡口为1942年6月

  • 得利寺

    即得利赢城。今辽宁瓦房店市北三十里得利寺镇。民国徐曦 《东三省纪略》 卷8: 南满铁路有得利寺站。

  • 郁 (鬱) 即长官司

    明永乐四年 (1406) 置,属叠溪千户所。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较场乡团结村。《方舆纪要》 卷73叠溪所: 郁即长官司在 “所西十五里。……领松坪等五砦”。清初废。

  • 白荆堤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南。《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巴陵县“偃虬堤”条下:“又白荆堤,在府东南十里。与㴩湖相近。”

  • 岷山

    亦作㟭山。 又名汶山、 渎山、 汶阜山、 汶焦山。在今四川西北部,绵延川、甘两省边境。《尚书· 禹贡》: “岷山导江。” 为岷江水系与嘉陵水系的发源处,高山白雪皑皑,主峰雪宝鼎海拔558

  • 朱吾县浦

    即今越南不治天省美丽南日丽江。《水经·温水注》:“《林邑记》曰:渡比景至朱吾。朱吾县浦,今之封界。”

  • 秺城

    即垞城。在今江苏铜山县北。《魏书·显祖献文帝纪》: 天安元年 (466),诏尉元救彭城,“尉元军次于秺”。即此。

  • 红湾寺

    即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治。清宣统《甘肃新通志》卷3甘州府抚彝厅图:西南有红湾寺番庄。1954年于此置肃南裕固族自治区。次年改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 南谷 (穀) 镇

    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旧县乡。《清一统志·泰安府一》: “以在谷城之南,故名。” 北宋开宝中尝为东阿县治。

  • 涂 (塗) 井镇

    北宋置,属临江县。产盐。在今四川忠县东北八十里涂井乡。《宋史·哲宗纪》: 元祐三年 (1088),“忠州言临江涂井镇雨黑黍”。即此。清设州判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