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铺
①即今河南商城县西四十六里观庙乡。清嘉庆《商城县志》:“相传观音大士现身度人处。后建有寺。旧址尚存。”
②即今四川德昌县东南金沙傈僳族乡(观音堂)。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西昌县:观音铺“在县南一百六十里”。
③即今四川彭山县北观音镇。明正德《四川志》卷20彭山县:“观音、永丰、莲池,俱在治北。”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彭山县:观音铺“在县北十五里”。
④在今贵州毕节市东北。《清一统志·大方府》“黄花铺”条下:又有“观音铺”等皆戍守处。
①即今河南商城县西四十六里观庙乡。清嘉庆《商城县志》:“相传观音大士现身度人处。后建有寺。旧址尚存。”
②即今四川德昌县东南金沙傈僳族乡(观音堂)。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西昌县:观音铺“在县南一百六十里”。
③即今四川彭山县北观音镇。明正德《四川志》卷20彭山县:“观音、永丰、莲池,俱在治北。”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彭山县:观音铺“在县北十五里”。
④在今贵州毕节市东北。《清一统志·大方府》“黄花铺”条下:又有“观音铺”等皆戍守处。
又作别十八里、别石八里、别失拔里、别失八剌哈思、别石把、龞思马。即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元至元二十年(1283)置别失八里、和州等处宣慰司。二十三年(1286)置别失
北魏正始中置,属洋州。治所在丰宁县(今陕西西乡县西南)。辖境相当今陕西西乡县境。隋开皇三年(583)废。北魏正始中置,治丰宁县(今陕西西乡县西)。辖境相当今陕西省西乡县一带。隋开皇三年(583年)废。
在今青海省青海湖中海心山上。《资治通鉴》:唐天宝七载(748),哥舒翰“筑城于青海中龙驹岛,谓之应龙城,吐蕃屏迹不敢近青海”。至德初陷于吐蕃。唐天宝七载(748年)筑,在今青海省青海湖龙驹岛海心山上。
唐武德六年(623)于延福县境侨置,治所在今陕西绥德县东境。贞观二年(628)省入延福县。
在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西。《明史·地理志》 思恩府: “西北有都阳山。” 《方舆纪要》 卷111思恩府: 都阳山在 “府西北二百五里。山高广有泉,下注成溪,引流灌田。旧有都阳寨,宏治中,土酋岑濬作乱,
清乾隆九年(1744)析田州土州置,属思恩府。治所在今广西田阳县西北百峰乡。光绪五年(1879)改流设恩阳州。
①即今江西南丰县南石嘴村。民国《南丰县志》卷2:二十九都石嘴墟在“县东南九十里”。②即今广西桂平县东北三十里石咀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桂平县图:东北有石嘴墟。
北宋置,为羁縻兰州治。治所在今广西东兰县东南大同乡更乐村老圩。后废。
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南。《越绝书》卷8:“射卒陈音死,葬民西,故曰陈音山。”
即琅邪山。在今山东胶南市西南琅琊镇东南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