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觉山寺

觉山寺

在今山西灵丘县城东南三十里。建于北魏太和七年 (483)。《清一统志· 大同府》 “觉山寺”条引 《山西通志》 称: “寺有浮图高三十丈,左山冢小浮图高与之埒,塔侧一井深亦三十丈,土人称塔、井三奇。” 今仅存 一宝塔。现存殿宇、禅房皆清光绪年间重建。


在山西省灵丘县城东南,悬钟山麓。寺周群峰环抱。北魏太和七年(483年)建寺,辽代重修。现存殿宇为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建。寺塔为辽大安六年(1090年)重修。八角十三级,砖构密檐式。内有木雕卧佛一尊。底层四壁保留辽代壁画。塔下基座砖雕有动作优美的歌舞伎,威武刚劲的金刚力士,雕造精美,为辽代艺术珍品。


猜你喜欢

  • 夏口镇

    ①清置,属灵石县。即今山西灵石县西南十五里夏门镇。②即今山东临邑县东南夏口镇。清同治 《临邑县志》 卷2: 夏口镇在 “城东南,距城四十里”。

  • ①春秋郑邑。在今河南郾师市西南。《公羊传·桓公十一年》: “古者郑国处于留。” 即此。后为周大夫刘子采邑,故又名刘。②春秋郑邑,后为陈邑。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南陈留镇。《汉书·地理志》 陈留郡陈留县注引孟

  • 小丹阳

    亦作小丹杨。旧丹阳县俗称。治所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北五十里丹阳镇。两汉丹阳郡治宛陵县(今安徽宣州市)。因丹阳县与郡同名,故尝加小字。《三国志·吕范传》:吕范从孙策渡江,“下小丹阳、湖孰,领湖孰相”。《晋书

  • 金利砦

    在今广东南海市北里水镇。《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南海县: 金利砦在 “府西十五里。宋元时置砦于此。明洪武三年改置巡司”。

  • 壶关山

    亦名壶山、壶口山。在今山西长治市东南,跨壶关县界,绵延百余里。《元和志》 卷15:“山形似壶,于此置关,故名壶关。”即“壶口山(2)”。

  • 赖牟镇

    北宋置,属资官县。即今四川荣县西八十里来牟乡。

  • 马牌

    即今吉林图们市南图们江西岸月晴镇,隔江与朝鲜对境。清末《延吉珲春一带地图》:图们江岸有马牌。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7:图们江上游森林甚密,清末以来大肆垦荒,“自马牌以上至高丽崴以下,其间已成童山”。

  • 思达藏

    明代西藏地名。明代在乌思藏置都指挥使司,又在全境分封政教领袖五人为王分治辖地。永乐十一年 (1413) 封萨迦教派高僧为思达藏辅教王。《明史·西域三·辅教王》: “辅教王者,思达藏僧也。” 辅教王为明

  • 小溪

    ①一名沐鹤溪。即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青田县境内之小溪。《方舆纪要》卷94青田县:小溪“在县西南二十里”。东流入大溪后称为瓯江。②即今福建平和县治小溪镇。元置小溪巡司。至元三年(1337)南胜县曾迁治

  • 许原

    在今陕西大荔县北。《周书·文帝纪》:西魏大统三年(537),齐神武率众十万, 自后土渡河,逼华州,“乃涉洛,军于许原西”。即此。在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北。《资治通鉴》:梁大同三年(537年),东魏高欢自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