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哨关
明置,在今贵州岑巩县东。《方舆纪要》卷122思州府都坪峨异溪蛮夷长官司 “盘山关” 条:“都哨关,在府东一里。”
明置,在今贵州岑巩县东。《方舆纪要》卷122思州府都坪峨异溪蛮夷长官司 “盘山关” 条:“都哨关,在府东一里。”
在今广西武宣县东双髻山附近。《清史稿· 向荣传》: 咸丰元年 (1851),太平军据守紫荆山,“荣偕乌兰泰等迭夺猪仔峡、双髻山要隘”。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东北。两山对峙,中通一线,十分陡险。清咸丰
①在今安徽五河县南。《方舆纪要》 卷21凤阳府五河县: “漴河在县治东南二里。县南一里有南湖,汇众流而成,流为漴河,亦东流入于淮。”②在今安徽潜山县南门外。《舆地纪胜》 卷46安庆府: 南湖 “旧名南
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北黄旗海。《资治通鉴》:隋开皇十九年(599)征突厥都蓝可汗,高颎军“至族蠡山,与突厥遇,交战七日,大破之;追奔至乞伏泊,复破之”。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北黄旗海。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一百三十八里手司村。《方舆纪要》卷90昌化县:手岭“在县西九十里手岭上,岭甚平坦,旧置巡
即今四川达川市南之州河,为渠江支流。《寰宇记》卷137通川县:东关水“东北自石鼓县界流入,经县南一百六十步,西南流入三冈县界”。清嘉庆《四川通志》卷18东乡县:前江“古东关水也”。
金置,属安德县。即今山东陵县东滋镇乡。
指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游。《元史·地理志》 和宁路: “始名和林,以西有哈剌和林河,因以名城。” 蒙古窝阔台汗七年 (1235) 建都城于河东岸,作万安宫。
①隋开皇六年(586)置,属定州。治所即今河北安国市。唐万岁通天二年(697)改名立节县,神龙元年(705)复名义丰县。北宋太平兴国初改为蒲阴县。②唐武德四年(621)置,属南晋州。治所在今湖北黄梅县
隋开皇五年(585)改在肆州置,治所在广武县(十八年改雁门县,即今山西代县)。大业三年(607)改为雁门郡。唐武德元年(618)复置代州。天宝初又改雁门郡,乾元元年(758)复为代州。辖境相当今山西代
明成化十二年 (1476) 析南阳县北部置,属南阳府。治所在南召堡 (今河南南召县东五十六里云阳镇)。清顺治十七年 (1660) 废。雍正十二年 (1734) 复置。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1927年直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