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古城
在今甘肃永昌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清一统志·凉州府一》: 鄂尔多古城 “俗传为元永昌王牧马城。地名黄城儿,有永昌王避暑宫。遗址尚存。……鄂尔多,旧作斡耳朵 (蒙古语意为 “宫殿”)。今改”。
在今甘肃永昌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清一统志·凉州府一》: 鄂尔多古城 “俗传为元永昌王牧马城。地名黄城儿,有永昌王避暑宫。遗址尚存。……鄂尔多,旧作斡耳朵 (蒙古语意为 “宫殿”)。今改”。
在今西藏拉孜县东北百六十余里俄模钟村。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8: “西番 (藏) 语:鄂摩,兰也。城墙土色近之,故名。”
在今贵州普安县东十里。《方舆纪要》卷121普安州:芭蕉关在“州东八十五里”。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28普安县:“芭蕉关在城(东)北十里。凿岭为关,奇险厄要, 今设塘为入滇旧路。”
即今湖南邵阳市南檀江。《水经·资水注》:云泉水“出零陵永昌县云泉山,西北流径邵阳南, 云泉水又北注邵陵水, 谓之邵阳水口”。
在今湖南花垣县西南。清宣统《永绥厅志》: “黄瓜寨,在县南一百二十里,在腊耳山之南。寨当山河,形似黄瓜。” 清乾隆六十年 (1795) 苗族首领石三保在此起义。在今湖南省花垣县南。清乾隆六十年(179
浑河支流。在今辽宁东南部。上游北太子河北新宾满族自治县南,南太子河出本溪县东,在北甸附近汇合,西流经本溪市、辽阳市,至海城市境入浑河。《辽史·地理志》 东京辽阳府:东梁河“又名太子河,亦曰大梁水”。《
辽太祖时以大小二黄室韦降户置,为太祖十八部之一。在今黑龙江省安达市南。
即今西藏拉萨市,西藏首府。吐蕃时名热萨,意为山羊背土。即以山羊背土建大昭寺之典故而命名。曾译为逻些或逻娑,后演变为拉萨或喇萨,藏语意为圣地。自吐蕃松赞干布迁都于此,向为西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6
春秋楚地, 在今湖北钟祥市东。 《左传》:庄公四年 (前 690), 楚武王伐随, “卒于木之下”。 《方舆纪要》 卷77安陆府钟祥山:
清代四川省五分巡道之一。治所在重庆府(今四川重庆市)。辖重庆、夔州、绥定三府,忠、酉阳两直隶州,石砫直隶厅,相当今四川万源、达川、武胜、铜梁、江津以东地区。(1)清代四川省五分巡道之一。康熙八年(16
①西汉置,属广汉郡。治所在今四川德阳市北黄许镇。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四川卷上: 绵竹县 “以其地宜竹,故名绵竹”。《三国志·魏书· 邓艾传》: 景元四年 (263),邓艾率大军灭蜀汉,攻占江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