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肃军
即金肃州。辽重熙十二年 (1043) 置,治所在今内蒙古达拉特旗东南城塔村古城。
又称金肃州。辽重熙十二年(1043年)伐西夏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西北纳林。重熙十九年“夏人侵金肃军,败之”,二十九年,“知金肃军事”(《辽史·耶律仆里笃传》),即此。属西京道。不久废。
即金肃州。辽重熙十二年 (1043) 置,治所在今内蒙古达拉特旗东南城塔村古城。
又称金肃州。辽重熙十二年(1043年)伐西夏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西北纳林。重熙十九年“夏人侵金肃军,败之”,二十九年,“知金肃军事”(《辽史·耶律仆里笃传》),即此。属西京道。不久废。
在今安徽舒城县西南境。《方舆纪要》卷26舒城县:阳山寨“在县西百二十里阳山上,接霍山县界。……宋设戍守处”。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义乡县置,属熙州,大业初属同安郡。治所即今安徽望江县。取举目可望江流为名。唐武德四年 (621) 于县置高州,寻改智州。七年 (624) 属严州,后属舒州。南宋属安庆府。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北子岛,位于双子群礁西北侧。中国渔民向称奈罗上峙或奈罗线仔。1947年命名北子礁。1983年改称北子岛。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无为军置,属河南行省。治所在无为县(今安徽无为县)。二十八年(1291)降为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无为军置。治今安徽省无为县。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巢湖市和无为、庐江等县
在今浙江萧山市西南。《资治通鉴》:唐中和三年(883),“刘汉宏分兵屯黄岭、岩下、贞女三镇。钱镠将八都兵自富春击之,破黄岭,擒岩下镇将史弁、贞女镇将杨元宗”。即此。
春秋周畿内邑。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左传》: 昭公二十三年 (前519),尹辛 “攻蒯,蒯溃”。杜注: “河南县西南蒯乡是也。” 《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河南县 “有蒯乡”。注引 《晋地道记》 曰:
在今安徽涡阳县西北十二里张老家乡。清嘉庆十五年(1810)捻军领袖张乐行出生于此。今尚存张乐行故居。
东汉改蚕陵县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一百二十里较场乡南迭溪城。三国蜀汉复为蚕陵县。
南宋宝祐三年(1255)为抗蒙元建,迁渠州治此。在今四川渠县东北六十里汇西乡渠江东岸洪溪村礼义山。《元史·杨文安传》:中统元年(1260),“攻礼义城,杀伤甚众,夺其粮船,绕出通川”。即此。今古城尚存
北宋元丰四年(1081)置,属诚州。当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