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嶂山
即今福建上杭县东南铁峰。《方舆纪要》卷98汀州府上杭县: 铁嶂山 “在县西。石壁峭拔,势若屏嶂。山之西产铁矿”。《清一统志·汀州府》谓铁嶂山 “在上杭县东南,接永定县界”。
即今福建上杭县东南铁峰。《方舆纪要》卷98汀州府上杭县: 铁嶂山 “在县西。石壁峭拔,势若屏嶂。山之西产铁矿”。《清一统志·汀州府》谓铁嶂山 “在上杭县东南,接永定县界”。
即新城县。1936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由原靖边县析置,治所在新城堡(今陕西靖边县西南新城)。
北宋置,属下邑县。即今河南夏邑县西南三十三里会亭镇。清初设驿,有驿丞,后裁。寻置县丞。为夏邑、永城、商丘三县交通要冲。在河南省夏邑县南部。面积64.8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政府驻会亭集,人口
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建溪、西溪相会入闽江处。《舆地纪胜》 卷133南剑州 《景物上》: 剑津 “在剑浦县建州、邵武二水合流之处也”。《晋书·张华传》: “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因与讨论,焕曰:斗牛之间
地区名。(1)元、明时广西称左右二江(即郁江、黔江)流域为两江。两江多瑶、僮(壮)族聚落,称两江溪洞。元置两广两江道宣慰司。(2)清初江南、江西二省合称“两江”。康熙后,江南虽已分江苏、安徽二省,但统
在今越南义静省河静县东。《水经·温水注》: “九德浦内径越裳究、九德究、南陵究。按《晋书地道记》: 九德郡有南陵县,晋置也。竺枝 《扶南记》: 山溪濑中谓之究。”
北魏北境六镇之一。治所初在汉沃野县故城(今内蒙古磴口县东北河拐子古城,一说在今五原县东北乌加河北)。太和十年(486)迁治汉朔方县故城(今内蒙古杭锦旗北黄河南什拉召附近)。正始后又迁黄河北,今内蒙古乌
隋开皇三年 (583) 避杨忠讳改阆中县置,为隆州治。治所即今四川阆中市。大业三年(607) 为巴西郡治。唐武德元年 (618) 复改为阆中县。古县名。隋改阆中县置,治今四川省阆中市。属巴西郡。唐时复
在今江西贵溪市西南鱼塘乡。《舆地纪胜》卷21信州:仙岩“在贵溪县南七十里,去龙虎山二里。峰峦削立,高出云表,岩石嵌空,多为洞穴。房室窗牖,床榻仓廪,棺椁鸡犬禽鸟之状”。宋晁补之《鸡肋集》曰:“出游龙虎
明置,属宁夏右屯卫。即今宁夏银川市西南四十里平吉堡。清有把总外委驻防。
①又名大章山、太傅山。在今江西上犹县西北。《明一统志》卷58南安府:书山“在上犹县西八十里。形如书柜。一名太傅山,出巨木美材”。《清一统志·南安府》:书山“一名太傅山。以邑人卢光稠尝居山下,后赠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