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铁门关

铁门关

①明置,属迁安县。长城关口之一。在今河北迁西县北六十里。《方舆纪要》 卷17迁安县: 铁门关 “在县西北百里,距关二里即遵化县界之李家谷口。《郡志》: 关南十五里为窟窿山,山多洞穴,高与铁门关齐”。

②在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东南、陕西定边县东北界上。《宋史·王超传·子德用》: 至道二年 (996),“分五路出兵击李继迁,超帅兵六万出绥、夏,德用年十七,为先锋,将万人战铁门关”。

③金置,在今山东利津县东北七十里汀河乡东南前关村。《方舆纪要》 卷31利津县: “旧置关于此,以控滨海之险。稍东丰国镇也。”

④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东北。《明一统志》卷59汉阳府: 铁门关 “在禹功矶旁。吴、魏相持,用兵沔口,于此设关为险”。

⑤即今新疆库尔勒市北铁门关。《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 《四夷路程》: “自焉耆西五十里过铁门关。” 即此。唐诗人岑参 《题铁门关楼》 诗: “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人。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

⑥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南杰尔宾特西约二十六里。《元史·太祖纪》: 十六年 (1221) “夏四月,驻跸铁门关”。《明史·西域传》: 渴石 “又西三百里,大山屹立,中有石峡,两崖如斧劈。行二三里出峡口,有石门,色似铁,路通东西,番人号为铁门关,设兵守之。或言元太祖至东印度铁门关,遇一角兽,能人言,即此地也”。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回族自治县和库尔勒市间。扼孔雀河上游长达14千米的陡峭峡谷的出口,是古代进入塔里木盆地的重要孔道。晋代在此设关,因其险固,故称铁门关。峡谷亦因之称铁关谷,也叫遮留谷,今通称哈满沟。峭壁千仞,地势险要。唐代诗人岑参的《题铁门关楼》有“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句,在其《银山碛西馆》诗又有“银山峡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句。今遗址尚存。关旁绝壁上刻有隶书“襟山带河”四大字。


猜你喜欢

  • 净阳镇

    金置,属乐平县。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四十五里静阳村。明改静阳镇。

  • 宝积监

    北宋置,属宜州。在今广西河池市西。《舆地纪胜》 卷122宜州: 宝积监 “自河池而西五十里, 坑户穴地深五十丈, 取矿入炉, ��炼成银”。北宋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

  • 东苏尼特旗

    简称东苏旗。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翼旗。20世纪40年代起驻地在贝勒庙(满都拉图镇)。

  • 车师后国

    汉西域国名,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务涂谷(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南)。西域古国名。又称车师后部。王治务涂谷(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南泉子街一带)。辖境约相当今新疆吉木萨尔、奇台二县地。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后属西

  • 苍岭

    在今浙江仙居县西与缙云县交界处。《舆地纪胜》卷12台州:苍岭“在仙居县西北九十里。高五千丈,周回八十里,与缙云界接”。《方舆纪要》卷92仙居县:苍岭“重冈复径,随势高下,行者病其险峭”。

  • 阎公城

    在今湖北麻城市东。《清一统志·黄州府一》: 阎公城 “在麻城县东阎家河畔。相传为阎伯璵故里”。在今湖北省麻城市东。相传为阎伯玙故里。

  • 东夏

    ①泛指华夏东部。《尚书·微子之命》:“庸建尔于上公,尹兹东夏。”宋蔡沈《传》:“宋亳在东,故曰东夏。”②指中国东部地区。《后汉书·袁绍传》:建安五年(200),移檄州郡曰:“董卓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

  • 鸣蝉堡

    在今甘肃秦安县北。《晋书·乞伏乾归载记》: 东晋太元十六年 (391),“苻登将没奕于遣使结好,……请讨鲜卑大兜国,乾归乃与没奕于攻大兜于安阳城,大兜退固鸣蝉堡,乾阳攻陷之”。即此。确址不详。疑在今甘

  • 车坊漾

    又名镬底潭。在今江苏吴县东南车坊镇西。《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长洲县“陈湖”条引《防险说》:“陈湖旷野之区,湖西八里有镬底潭,可以控扼,亦谓之车坊漾。”明王鏊《姑苏志》卷10:车坊漾“漾比诸湖为深,故

  • 姜革庄

    又称姜家庄。即今山东烟台市东南姜格庄镇。旧属牟平县。民国 《牟平县志》 卷3: 姜革庄集“在县 (治今宁海镇) 东四十五里” 姜革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