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闽县

闽县

隋开皇十二年 (592) 改原丰县置,为泉州治。治所即今福建福州市。大业三年 (607) 为建安郡治。唐武德六年 (623) 仍为泉州治。景云二年(711) 改为闽州治。开元十三年 (725) 改为福州治。天宝元年 (742) 改为长乐郡治,乾元元年 (758) 复为福州治。贞元五年 (789) 与侯官县同为福州治。五代闽龙启元年 (后唐长兴四年,933) 改为长乐县,永和元年 (后唐清泰二年,935) 复为闽县。永隆三年 (后晋天福六年,941) 又改为长乐县,四年复旧。南宋景炎元年 (1276) 为福安府治。元至元十四年(1277) 复为福州治。至元十五年 (1278) 为福州路治。明、清为福州府治。1913年与侯官县合并为闽侯县。


古旧县名。隋开皇十二年(592年)改原丰县置,治今福建省福州市。属泉州。五代闽龙启元年(933年)改为长乐县,永和元年(935年)复旧名。永隆三年(941年)又为长乐县,四年复旧名。隋大业三年(607年)至唐武德初为建安郡治。唐贞元五年(789年)前为泉州、闽州、福州治,贞元五年后与侯官县同为福州、福州路、福州府治。1913年和侯官县合并为闽侯县。1933年复置,治今长乐市西营前。1934年并入闽侯县。


猜你喜欢

  • 三灵屯

    即三陵屯。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七十里三陵乡。

  • 娄缕滩

    在今四川射洪县西北涪江上。《旧唐书·地理志》 射洪县: “娄缕滩东六里,有射江,语讹为洪。”

  • 新安乐镇

    金置,属历亭县。在今山东武城县地。

  • 安西府

    ①唐贞观十三年(639)置,属洮州。治所在今甘肃卓尼县城附近。后废。《元和志》卷39临潭县:“安西府,在县东四十里。周明帝武成元年,行军总管博陵公贺兰祥讨吐谷浑,筑此城以保据西土,后因置博陵郡。隋又为

  • 加罗希

    古地名。在今泰国南部马来半岛东北岸的柴也。为古代横越半岛交通线主要港口之一。见南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上“真腊国”条。清陈伦炯《海国闻见录》译作斜仔。

  • 宣曲观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晋洛阳故城内。《太平御览》 卷179引华延雋 《洛阳记》 云: 洛阳宫中有宣曲等观。魏、晋时置,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魏晋洛阳故城内。陆机称洛阳城有三市九观,此其一。

  • 梵净山

    古名三山谷。又名辰山、思邛山、九龙山。土名饭甑山。在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与江口县和松桃苗族自治县交界处。海拔2494米。《黔记》: 贵州山,以梵净山为第一。《清一统志·松桃厅》 引 《九龙

  • 泇口镇

    即今江苏邳州市西北泇口乡。《方舆纪要》卷22邳州: 泇口镇在 “州西北九十里。亦曰泇口集。……正统中,刘六等作乱,官军败之于泇口集”。古镇名。又称泇口集。即今江苏省邳州市西北泇口。因泇河由此汇入运河得

  • 蒙山郡

    ①西魏废帝二年 (553) 置,属邛州。治所在始阳县 (今四川雅安市西)。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雅安、名山、卢山等市县地。隋开皇三年 (583)废。②唐天宝元年 (742) 改蒙州置,治所在立山县 (今广

  • 皇后店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古为北京通往居庸关必经之地。《元史· 顺帝纪》: 至正二十四年(1364) 孛罗帖木儿遣其党秃坚帖木儿入居庸关,“知枢密院事也速、詹事不兰奚迎战于皇后店”。即此。在今北京市昌平区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