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山镇

阳山镇

隋大业二年(603)改大渡戍置,属嶲州。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南大渡河南岸。唐武德元年(618)改置阳山县。


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西部、直湖港和新渎桥港两岸。面积9平方千米。人口 8000。镇人民政府驻阳山,人口 2700。镇因山名。1965年析杨市、陆区二公社建阳山农林畜牧场,1969年改名为阳山农场。1983年置阳山乡,1993年改置镇。产稻、小麦、油菜籽、水蜜桃等。有机械、纺织、电子、化工等厂。新长铁路、锡陆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高寨镇

    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南。《清一统志·永州府二》: 高寨镇 “在江华县南,旧称高寨营”。(1)在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东北部。面积77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高寨,人口970。原名安家寨,高

  • 睡足堂

    在今湖北黄州市。《明一统志》 卷61黄州府: 睡足堂 “在府治内。王禹偁建。取杜牧 《忆黄州》 诗 ‘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 之义”。

  • 龙津驿

    即今江西余干县西南龙津。《方舆纪要》卷85饶州府余干县:龙津驿“在县南十五里龙窟河滨。元置,明初因之”。清裁。

  • 八罩屿

    又名望安岛。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南。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八罩屿“周围二里余,颇有居民。冬天可舶船。今澎湖水师拨兵防守”。清置八罩巡司于此。

  • 馆前站

    元置,在今福建长汀县东北七十里馆前镇。明洪武初改为馆前驿。元置,即今福建省长汀县东北馆前。明时改馆前驿。

  • 蒙莱路

    元至元二十七年 (1290) 于蒙莱甸置蒙莱路军民总管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缅甸瑞丽江南岸莫洛。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为府。后废。元置,治今缅甸北部勐卯西。属云南行省。明洪武十五年(1382

  • 五湖

    ①先秦古籍中记载吴越地区有五湖,后人解释不一:(1)太湖的别名。《国语·越语下》 韦昭注:“五湖,今太湖。”《文选·江赋》 李善注引张勃《吴录》:“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也。”(2)指太湖东岸五个与太湖相

  • 明水堂门

    清柳条边门之一。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北明水满族乡。《清一统志·锦州府二》: 明水堂边门 “在宁远州西北一百六十里,西至山海关边城界四十里”。康熙十八年 (1679) 设防御驻防。后废。

  • 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主峰。在中国西藏和尼泊尔接界处。“珠穆朗玛” 为藏语 “女神第三” (珠穆朗桑玛) 的音译。1721年版康熙 《皇舆全览图》 上作朱母郎马阿林。1858年印度测量局在英人主持下,擅将该局前局

  • 脱思麻路

    亦作图沙玛路。元置,属陕西行中书省。治所当在岷州 (今甘肃岷县)。《元史· 地理志》: 脱思麻路辖岷州、铁州、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远等处宣抚司、礼店文州蒙古汉儿军民元帅府。辖境相当今甘肃岷县、礼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