陂阳县
西晋太康五年(284)以揭阳县改名,属南康郡。治所在今江西石城县西。《寰宇记》卷108虔州虔化县:废陂阳县“以陂阳水为名”。隋开皇十三年(593)废入宁都县。
古县名。西晋太康五年(284年)改揭阳县置,治今江西省石城县西南。以“陂阳水为名”(《太平寰宇记》)。属南康郡。隋开皇十三年(593年)并入宁都县。
西晋太康五年(284)以揭阳县改名,属南康郡。治所在今江西石城县西。《寰宇记》卷108虔州虔化县:废陂阳县“以陂阳水为名”。隋开皇十三年(593)废入宁都县。
古县名。西晋太康五年(284年)改揭阳县置,治今江西省石城县西南。以“陂阳水为名”(《太平寰宇记》)。属南康郡。隋开皇十三年(593年)并入宁都县。
在今山东招远市北十五里。《明一统志》卷25登州府:张画山“山高林茂,如张画然”。
即今四川重庆市东北唐家沱镇。清道光《江北厅志》 卷2: 唐家沱 “嘉庆年间于塘房下铜锣峡口增设水卡一所,有武弁镇守”。区片名。在重庆市江北区中部。面积28.22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长江在此进入铜锣
即今河北沧县西五十六里崔尔庄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献县图: 东北有崔尔庄。
在今云南腾冲县北境。为中缅界山。清光绪《大清直省地舆全图》:腾越厅北有姊妹山。因有大小两个山峰,俗称为姊妹,故名。
在今贵州惠水县东北。《清一统志·贵阳府》:上马桥河“在定番州西北废上马桥司东,其水东北流入府界,即南明河上源也”。
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杨郎乡西北王浩堡古城。北宋绍圣四年(1097)改名灵平寨。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北。为戍守要地。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改名灵平寨。
俗称为白家海。在今新疆昌吉市北。为乌鲁木齐河所潴。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71: 乌鲁木齐河 “北流径迪化城西红山之麓,东引为鉴湖,博克达山水自东南来入之,又北折西流百五十余里,昌吉河自西南来会,合流
亦名古城山、五面山。在今四川邛崃市南十里。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临邛县“有古石山,有石矿,大如蒜子,火烧合之,成流支铁,甚刚,因置铁官,有铁祖庙祠。汉文帝时,以铁铜赐侍郎邓通,通假民卓王孙, 岁
一名青堆沙。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南二十里江岸河滩地。《陈书·周文育传》: “徐嗣徽引齐寇渡江据芜湖,诏征文育还京,嗣徽等列舰于青墩,至于七矶,以断文育归路。及夕,文育鼓噪而发,嗣徽等不能制。” 一说在芜湖
在今浙江丽水市北丽阳乡。《方舆纪要》卷94处州府:丽阳山在“府北七里。山下有溪,丽水之名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