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陵阳镇

陵阳镇

即今安徽青阳县南六十里陵阳镇。汉陵阳县城故址。《清史稿·地理志》 青阳县: “东南: 陵阳镇,有废司。”


(1)在安徽省青阳县南部偏东、陵阳河西岸。面积98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陵阳街,人口 1140。 为汉陵阳县治遗址,沿用古县名。1952年设陵阳乡,1958年建公社,1983年复设乡,1992年置镇。产稻、蚕茧、茶叶、油料作物等。特产茶叶、香菇、木耳、石耳。所产黄石名茶久负盛名,曾获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有制茶、竹木加工、篾席、粮油加工、农机修配等厂。历为县南首镇,多富商大贾,有“富贵陵阳”之说。为县南粮油及山区土特产集散地。合黄公路经此。古迹有宋建南流桥。(2)在山东省莒县东南部,南傍鹤河,西临沭河。面积54.6平方千米。人口4.03万。镇人民政府驻地大河北,人口600。因在汉代王者墓之阳,故名陵阳。1954年秋改称莒县第八区,1955年复名陵阳区。1958年春撤区称陵阳乡,同年9月成立明星公社。1959年改称陵阳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置镇。产小麦、玉米、水稻、花生、苹果、烟草等。有轧钢、织毯、农机修配等厂。石兖公路经此。古迹有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3)在河南省林州市中北部。面积19.7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北陵阳村,人口1000。因地处陵阳河北岸得名。1993年设陵阳镇。产小麦、玉米、豆类、甘薯等。有钢铁、冶金、建材、金刚石、工程塑料等厂。有公路南通林州市区。


猜你喜欢

  • 鸳鸯泺

    又名昂吉泺。在今河北张北县西北安固里淖。周八十里,其水停积不流。自辽、金以来为飞放之地。《金史·地理志》 抚州柔远县: “昂吉泺又名鸳鸯泺。” 又 《太祖纪》: 天辅六年 (1122),自泽州“次鸳鸯

  • 老虎顶

    亦称老秃顶。即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西百余里老秃顶子山。1934年杨靖宇在此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为抗日重要根据地之一。

  • 临汉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安养县置,属襄阳郡。治所即今湖北襄樊市 (樊城)。贞元二十一年(805) 改置邓城县。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安养县置,治今湖北省襄樊市北。属襄阳郡。贞元二十一年(8

  • 大沽口

    在今天津市东南海河入海口南岸。《清一统志·天津府二》:“大沽口,众水由此入海,即《通典》所云三会海口。”为海防要地,清于此设海口营。《畿辅通志》卷93:“大沽海口宽一百五十丈,水深一丈五尺……河口有五

  • 吾峪关

    在今山西黎城县东北二十里东阳关。《方舆纪要》卷42黎城县:吾峪关“在吴儿峪口。马氏曰,吾儿峪即故壶口关,盖音讹也。今其地至为要隘,有巡司戍守”。

  • 彭市河塘

    即今湖北天门市南四十四里彭市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天门县南有彭市河塘。

  • 兰坪县

    1912年析丽江县地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在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南六里白地坪。民国《云南兰坪县治绘图地志说明书》:“因上兰里名曰兰州,东新化里名曰白地坪,此两里为兰坪县之首区,故命名为兰坪。”

  • 鄗山

    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左传》: 宣公十二年(前597),“晋师在敖、部之间”。杜注: “敖、鄗二山在荥阳县西北。”古山名。《左传》宣公十二年(前597年):“晋师在敖、鄗之间。”杜预注:“敖、鄗二山在荥

  • 小河溪镇

    即今湖北孝昌县东北小河镇。《方舆纪要》卷77孝感县“九里关”条下:小河溪镇“在县北百二十里。地险僻。《志》云,即王莽时王常起兵处”。明、清置巡司于此。嘉庆间改设县丞。民国设县佐。

  • 安定寨

    五代唐置,在今山西灵丘县西。《辽史·耶律斜轸传》:统和四年(986),“斜轸至安定,遇贺令图军,击破之,追至五台,斩首数万级”。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