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雁门郡

雁门郡

战国赵武灵王置,秦、西汉治所在善无县 (今山西右玉县南)。辖境相当今山西河曲、五寨、宁武等县以北,恒山以西,内蒙古黄旗海、岱海以南地。东汉移治阴馆县 (今山西朔州市东南五十五里夏关城)。三国魏移治广武县 (今代县西南十里古城)。北魏属司州,太和中改属肆州,后周大象初改代州为雁门郡。隋开皇初废。大业三年(607) 复改代州为雁门郡,治所在雁门县 (今代县)。唐武德元年 (618) 复改代州,天宝元年(742) 又改为雁门郡,辖境已缩小到今山西代县、繁峙、原平、五台等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改为代州。


战国赵武灵王置。秦、西汉治善无县(今山西右玉县南)。辖境约当今山西省河曲、五寨、宁武等以北,恒山以西,内蒙古自治区黄旗海、岱海以南地。东汉移治阴馆县(今山西朔州市东南),三国魏移治广武县(今代县西)。隋开皇初废。大业初改代州为雁门郡,治所在雁门县(即今代县)。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为代州,天宝初又改为雁门郡,乾元初又复改为代州。


猜你喜欢

  • 黄巾寨

    在今山东阳信县东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31阳信县 “桑落墅” 条下: 黄巾寨,“相传汉末黄巾屯聚处”。村名。在山东省阳信县东南部。属商店镇。人口753。明永乐年间,因村址系东汉末年黄巾寨兵营遗址

  • 南泽州

    金天会六年 (1128) 改泽州置,治所在晋城县 (今山西晋城市)。《金史·地理志》: “天会六年以与北京泽州同,加 ‘南’ 字。” 辖境相当今山西晋城市及沁水、高平、阳城、陵川等县地。天德三年(11

  • 安仁市

    即今浙江衢县东安仁镇。清设把总驻守。即今浙江省衢州市东安仁镇。清于此设把总驻守,属衢州府。

  • 西火镇

    清置,属长治县。即今山西长治县东南西火镇。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移县丞驻此。民国设县佐。在山西省长治县东南端。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西火,人口 5880。古名西湖,后因炼铁业

  • 雷翥海

    即今哈萨克斯坦境之咸海。一说即里海。《水经· 河水注》: “河水与蜺罗跂禘水同注雷翥海。……河步罗龙骑,佛到渊上浣衣处,浣石尚存。其水至安息,注雷翥海。” 《旧唐书·突厥传》: “西突厥本与北突厥同祖

  • 十道

    唐贞观元年(627),依自然形势分全国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开元以前,曾先后设置十道存抚使、巡察使、按察使等, 皆不久即罢。开元二十年(732)置十道采访

  • 诗礼堂

    在今山东曲阜市孔庙承圣门内。《清一统志·兖州府二》: 诗礼堂 “本孔子旧宅。宋真宗幸鲁,尝御此”。盖因孔子教子学诗礼而名。

  • 两头塘

    即今湖南邵东县驻地两市镇。原属邵阳县。清光绪《邵阳县志》卷3:由麦子坑向东,“十里至两头塘”。1952年置邵东县治此。

  • 洞澡水

    唐代通海城路上的要站。在今云南个旧市北四十里倘甸。

  • 五水关

    ①在今河南商城县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50商城县:五水关“以五水合流于关下而名。旧为隘口,可以守御”。②即今湖北随州市东北忤水关。《方舆纪要》卷77随州:五水关“在五水山下,亦作仵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