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西周初封国,姬姓。在今河南焦作市西南十五里府城村。《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前636),富辰曰: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郜、雍、曹、滕,……文之昭也。” 杜注: “雍国,在河内山阳县西。” 《续汉书·郡国志》 河内郡山阳县: “有雍城。”

②春秋秦国都。在今陕西凤翔县西南七里南古城。《史记· 秦本纪》: 德公元年 (前677),“初居雍城大郑宫”。《左传》: 僖公十三年 (前647),秦输粟于晋,“自雍及绛”。即此。至灵公时迁都泾阳。

③秦亡后项羽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都于废丘(今陕西兴平市东南,西汉改槐里)。辖境大约相当今陕西咸阳以西部分地及宁夏西南、甘肃东南地。汉高帝二年 (前205) 攻废丘,邯自杀。


(1)古国名。西周封国。姬姓。始封之君为文王子。在今河南省焦作市西。《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郜、雍、曹、滕……文之昭也。”杜注:“雍国在河内山阳县西。”(2)春秋秦国都。在今陕西省凤翔县西南西古城与马家庄之北、孟家堡与瓦窑头之西、河北屯之东。《史记·秦本纪》:德公元年(前677年),“初居雍城大郑宫”,至灵公迁居泾阳。《左传》僖公十三年(前647年):秦输粟于晋,“自雍及绛”,即此。后置雍县。


猜你喜欢

  • 大陆县

    ①隋开皇十六年(596)析广阿县置,属赵州。治所在今河北宁晋县东南十里北鱼台。大业初废。②隋大业二年(606)改象城县置,属赵州。治所在今河北隆尧县东十二里旧城。三年属赵郡。唐武德四年(621)复改象

  • 白鸦谷

    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二十里。唐杜甫诗:“盘剥白鸦谷口栗”,即此。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唐杜甫有“盘剥白鸦谷口栗”诗句。

  • 崖山县

    ①唐贞观九年 (635) 置,属柳州。治所在今广西柳江县境。十二年 (638) 废。②唐置,属粤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西南三十里矮山附近。乾封中属宜州。北宋景祐三年 (1036)废。古县名。唐贞观中置

  • 南椗

    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南南椗。见于清 《海国闻见录》 图。

  • 泗源沟镇

    在今江苏仪征市南泗源沟,临运盐河为市。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仪征县: “泗源沟镇俗名十二圩,在城南五里。”

  • 哥勿州都督府

    唐置,治所在哥勿城 (今吉林通化县境)。后废。唐羁縻都督府名。约置于总章元年(668年),治哥勿城(今吉林通化市三合堡)。属安东都护府。辖境相当今吉林省通化、白山等市。后废。

  • 泉鸠里

    又名全鸠里、全节。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鸠水西。《汉书·戾太子传》: “太子之亡也,东至湖,臧匿泉鸠里。”在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北阌乡东南。《汉书·戾太子传》:“太子之亡也,东至湖,藏匿泉鸠里。”

  • 金口堰

    在今山东兖州市东五里。《方舆纪要》卷32嵫阳县: 金口闸 “元至元中所建。稍南曰金口堰,成化中所修滚水石坝也”。《清一统志·兖州府二》: “元至正中,为滚水石坝。引泗入运,即隋时薛胄于泗沂之交积石为堰

  • 长官店

    即今安徽临泉县三十五里长官镇。明正德《颍州志》卷2:长官店集“在西乡百二十里”。

  • 西火镇

    清置,属长治县。即今山西长治县东南西火镇。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移县丞驻此。民国设县佐。在山西省长治县东南端。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西火,人口 5880。古名西湖,后因炼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