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墩
一名青堆沙。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南二十里江岸河滩地。《陈书·周文育传》: “徐嗣徽引齐寇渡江据芜湖,诏征文育还京,嗣徽等列舰于青墩,至于七矶,以断文育归路。及夕,文育鼓噪而发,嗣徽等不能制。” 一说在芜湖县南鲁明江口有青墩河,亦曰青墩沙。
又作青沙堆。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南朝梁太平元年(556年),北齐南侵,叛将徐嗣徽列舰于青墩,至于七矶,以断周文育归路,即此。
一名青堆沙。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南二十里江岸河滩地。《陈书·周文育传》: “徐嗣徽引齐寇渡江据芜湖,诏征文育还京,嗣徽等列舰于青墩,至于七矶,以断文育归路。及夕,文育鼓噪而发,嗣徽等不能制。” 一说在芜湖县南鲁明江口有青墩河,亦曰青墩沙。
又作青沙堆。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南朝梁太平元年(556年),北齐南侵,叛将徐嗣徽列舰于青墩,至于七矶,以断周文育归路,即此。
即今陕西定边县东南新安边乡。明成化十一年 (1475) 于中山坡置。《方舆纪要》 卷61榆林镇: 安边营 “有二: 旧营,地名深井,成化中移治迤南中山坡,曰新安边营。《五边考》: 西路参将驻新安边营,
即今湖北京山县西南及天门市西北石河。《清一统志·安陆府》:巾水“《县志》:源出京山县之七宝山,南流名巾水河,又南名石家河,又南合杨水河,入三汊河”。
在今江苏吴江市南。《方舆纪要》卷24吴江县:白龙桥在“县南十二里。跨白龙港,西泄太湖之水,东经运河, 又东潴为湖荡,东北入白蚬江”。
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十里原乡境内。1935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赤淳县治此。
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南三华镇附近。《明史·地理志》 翁源县: “东有桂丫山巡检司,初治茶园铺,后迁南浦。”
在今广东顺德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顺德县:龙滘水“出县西南三十里龙头山,南流入于南海”。
北宋元丰四年 (1081) 置,属乐共城。在今四川江安县南一百二十里梅花镇。《宋史·赵遹传》: 政和五年 (1115),“晏州夷酋卜漏反,陷梅岭堡,知砦高公老遁”。即此。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置,
①即今广东始兴县南清化河。《方舆纪要》卷102始兴县: 清化水 “在县南百二十里。源出翁源县界,东北流,至县东合于朔水”。②即今陕西延安市潘龙川。《寰宇记》 卷36延州丰林县: “清化水在县东北四十五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潘州置,治所在茂名县 (今广东高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高州、茂名、电白、吴川等市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潘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潘州置,治茂名县(今广东高州市)
①又称东路中后旗。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设,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中巴颜西。②原属土谢图汗部,清雍正九年(1731)改属赛音诺颜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扎布汗省察干海尔汗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