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河
一名古漕河。在今江苏南京市北。宋 《景定建康志》 卷19: 古漕河 “一名靖安河。自靖安镇下缺口,取道入仪真新河八十余里”。
一名古漕河。在今江苏南京市北。宋 《景定建康志》 卷19: 古漕河 “一名靖安河。自靖安镇下缺口,取道入仪真新河八十余里”。
北宋崇宁元年 (1102) 改永安军置,治所在府州府谷县 (今陕西府谷县)。后废。
亦作诺苲州或诺祚州。唐太和以前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战国秦邑。即今陕西蒲城县东南重泉村。《史记·秦本纪》: 简公六年 (前409),“城重泉”。《正义》: “ 《括地志》 云: 重泉故城在同州蒲城县东南四十五里。” 后改置重泉县。古邑名。战国秦邑。即今
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 置,属懋功厅。在今四川金川县南河东乡。
在今江苏泰兴市东北隅。五代南唐升元二年 (938) 于此置泰兴县。北宋乾德二年 (964) 徙治柴墟镇 (今泰兴市西北口岸镇)。南宋绍兴十四年(1126) 徙治延令村 (今泰兴市)。
在今四川宜宾市东仙人场南。清嘉庆 《南溪县志》 卷2: 望仙桥 “在县南隔江七十里。以北岸有古仙人场,故名”。
即喀喇和色尔。今新疆和硕县东榆树沟。清 《林则徐日记》: 道光二十五年 (1845) 二月初二日,“至河色尔台,又名榆树沟,此处有榆树数株,井水可饮。军台洁净,较前数台俱胜”。
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二十六里南城村东南二里土岗上。高出地面3米左右,俗称 “点军台”。面积6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4—6米。1951年和198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郑州市博物馆先后在此发掘。文化层可
即镇头集。今河北石家庄市西南十里振头乡。
即白马津。在今河南滑县东北古黄河东岸。《战国策·魏策三》: “秦故有怀地刑丘、之城、垝津。”又作围津。见“围津”、“白马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