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山
在今广西博白县西六十里。《舆地纪胜》卷121郁林州:飞云山“在博白县。山石上有巨人迹。又有石函,常有蛇吐珠,夜出光焉”。《明一统志》卷84梧州府:飞云山“山势险峻,朝夕常有云气”。
在今广西博白县西六十里。《舆地纪胜》卷121郁林州:飞云山“在博白县。山石上有巨人迹。又有石函,常有蛇吐珠,夜出光焉”。《明一统志》卷84梧州府:飞云山“山势险峻,朝夕常有云气”。
①北宋置,属南充县。在今四川南充市西南一百三十里安福镇。②即今江西宁都县北四十五里安福乡。明嘉靖《赣州府志》卷5:宁都县有安福市。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0宁都州图:北有安福墟。③即今湖北枝江县西北
明南京城门名。在今江苏南京城北。因开门即可遥遥望见钟山 (今紫金山),故名。此门于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
在今广西隆安县西北驮仁屯。明置巡司于此。
即今陕西富平县北流曲镇。北魏置北地郡于此。《清一统志 ·西安府三》 “美原堡” 条下: “流曲堡,在县北三十里,即故通川城处。” 万历 《富平县志》、雍正 《陕西通志》 均为镇。在陕西省富平县中东部。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置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泰国清迈。辖境约当今泰国境内北纬17°线以北地区。后废。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改八百等处宣慰使司为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简
西魏大统三年(537)改永平县置,属义川郡。治所在今陕西宜川县西北。《元和志》卷3云岩县:“有云岩山,因以为名。”其后屡有迁徙。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属丹州。咸亨四年(673)迁今宜川
即今广东吴川市西板桥镇。清光绪 《高州府志》 卷10: 板埠在 “县西北四十里。又名板桥”。
即吕翁山。在今辽宁锦州市南。《清一统志·锦州府一》:吕翁山“在锦县(今锦州市)南十里,一名吕洪山”。
即今广东南海市东北盐步镇。明、清置神安巡司于此。
在今贵州余庆县东南。《明史·地理志》余庆县:“东南有白泥河,下流合于思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