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淳县

高淳县

明弘治四年 (1491) 以溧水县高淳镇置,属应天府。治所即今江苏高淳县。清属江宁府。民国初属江苏金陵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


在江苏省南京市南部,北临石臼湖,西南与安徽省接壤。属南京市。面积802平方千米。人口42.2万。辖9镇。县人民政府驻淳溪镇。北宋设高淳镇,为高淳得名之始。元属溧水州。明弘治四年(1491年)析溧水县西南部7乡置高淳县,属应天府,治高淳镇(今淳溪镇)。《大明一统志》高淳县:“本溧水县地,弘治四年割立信等七乡建为县,开治高淳镇,故名。”清属江宁府。1914年属金陵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49年属苏南行署镇江专区,后隶属屡改。1983年划归南京市。地处茅山余脉向固城湖、石臼湖过渡区。东部地势较高,西部为平原圩区,水域辽阔。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江苏省油桐栽培基地。农产有稻、小麦、油菜籽、大豆、棉花等。盛产各种鱼类和野生禽类等。矿产有煤、瓷土、锗和石灰石等。有机械、建材、陶瓷、造船、化工、化肥等工业。官溪河通水运,宁郎、高双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保圣寺塔、沧溪戏楼、东坝戏楼和千年古柏以及固城(楚王城)遗址、东汉校官碑、玉泉寺、襟湖桥等。纪念地有淳溪镇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


猜你喜欢

  • 同心城

    俗名半个城、同心堡城。即今宁夏同心县(同心镇)。清王定安《湘军纪》卷18:“回酋马光明自固原东北窜同心城,桂锡桢却之。”即此。

  • 邛郲关

    即邛崃关。在今四川荥经西南五十五里大相岭上大关。《新唐书·南诏传》:大历十四年(779),异牟寻以二十万军分三路寇蜀,一路“侵黎、雅、叩邛郲关”。即此。

  • 三里营

    清改南丹卫置,属广西提督。都司驻上林县三里(今广西上林县东北六十里三里镇),并分驻州同。乾隆三年(1738)改设县丞。后废。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东北三里镇。明万历三年(1575年)设思恩参将驻守于

  • 梨园堡

    明置,即今甘肃临泽县西南梨园堡。《皇明职方地图》 中卷甘肃边镇图有梨园堡。清初设守备,后改都司。

  • 上津镇

    即今湖北郧西县西上津镇。1947年当地解放后设上关县于此。在湖北省郧西县北部。面积352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上津,人口2870。为金钱河上游主要渡口,故名。为鄂陕边境古镇,南朝梁为上洛

  • 韩店

    即今山西长治县驻地。《方舆纪要》 卷43泽州: “韩店在州北,明初元将扩廓遣兵攻泽州,我师御之于此,不利。” 1973年长治县迁治于此。

  • 河台 (臺)

    清代河道总督的别称。

  • 临允县

    西汉置,属合浦郡。治所在今广东新兴县南七十里。三国吴改属苍梧郡。东晋永和七年 (351)为新宁郡治。南齐改为临沇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广东省新兴县南。历属合浦、苍梧、新宁郡。南朝梁废入新兴县。

  • 观珠塘墟

    亦名观珠圩。即今广东电白县东北观珠镇。明万历《高州府志》卷1:电白县有观珠圩。清道光《电白县志》卷8:观珠塘圩“在县(治今电城镇)西北七十里”。

  • 宝昌设治局

    1917年析太仆寺左右翼牧群及察哈尔镶白、正蓝二旗各一部分地置,属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治所在今内蒙古太仆寺旗驻地宝昌镇。1925年改为宝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