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汛
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一百十五里鲁甸乡 (甸心)。清设鲁甸汛。
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一百十五里鲁甸乡 (甸心)。清设鲁甸汛。
①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置,治所在宁浦县 (今广西横县西南七里郁江南岸)。十八年 (598) 改为缘州。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简州。辖境相当今广西横县地。六年 (623) 改为南简州。②
今北京故宫正门。明、清紫禁城正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清顺治四年(1647)重修。城门高8米,下有高大砖石墩台通高37.95米,向左右伸展,建殿阁五座,称五凤楼。主楼面宽九间,重檐庑殿顶。左
亦作武担山、武当山。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北北较场内。明张瀚 《松窗梦语》 卷2西游记:“藩司在城西北,即昭烈建都旧址。所谓武丹山,今在司中。”
北宋置,属萧山县。即今浙江萧山市西北十里西兴镇。(1)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中部、钱塘江南岸。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7.6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兴,人口1万余。为古老集镇。旧名固陵、西陵
又名白水港。即今江西九江市东白水湖。《资治通鉴》:南朝陈永定二年(558),“春,正月,王琳引兵下,至湓城,屯于白水浦”,即此。《方舆纪要》卷85九江府:白水港“今亦曰白水湖。水溢成湖,水落成港”。又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绥安县置,属蓬州。治所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五十八里三元乡兴福村。大业三年 (607) 属宕渠郡。唐武德初复属蓬州,天宝初属咸安郡,至德二年 (757) 改为蓬山县。古县名。隋
一名白草坝。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小坝羌族藏族乡一带。《方舆纪要》卷73龙安府平武县:白草寨在“府西南四百里。亦曰白草坝,番寨也。《志》云:白草番东抵石泉县约七十里,西抵南路生番,南抵茂州番,北抵平武界,
又作桑隆错。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西南三十六里处。藏语意为善谷、优谷。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三十二错、定 (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 之一。1951年后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北魏置,属阐熙郡。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县西。隋开皇三年 (583) 废入长泽县。
①在今河北临漳县东南三里岗陵城。《水经· 洹水注》: 洹水 “东北径高陵城南”。即此。②即今湖北阳新县。《舆地纪胜》 卷33兴国军永兴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富川曰永兴,居高陵故城。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