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汛
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一百十五里鲁甸乡 (甸心)。清设鲁甸汛。
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一百十五里鲁甸乡 (甸心)。清设鲁甸汛。
北魏置,属汉阳郡。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水经·漾水注》:“西汉水又西南合阳廉川水,水出西谷,众川泻流合成一川,东南流径西县故城北。……隗嚣将妻子奔西城从杨广,……但广廉字相似,后人因以人名之,故习
又称昭丘。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南七十里河溶镇境。昭王系楚平王之子,公元前515年即位。公元前489年卒。《水经·沮水注》: “沮水又南径楚昭王墓,东对麦城,故王仲宣之赋登楼云,‘西接昭丘’ 是也”。《文选
在今广东南雄县东北。《明史·地理志》保昌县:“县东有小庾岭。”
今新疆乌鲁木齐市以东之平原。一说指今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址附近河流。《旧唐书·回纥传》:贞元六年 (790),“葛禄乘胜取回纥之浮图川”。即此。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以东的平原,一说指今吉木萨尔县北
即今广东河源市东北黄田镇。清同治《广东图说》 卷30河源县: “黄田约,城东北一百里。” 宣统 《广东舆地全图》: 河源县东北有黄田约。
南朝宋元嘉十三年(436)置,属绥建郡。治所在今广东广宁县西南三十里。南朝梁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南绥州。贞观元年(627)又废。
即今浙江庆元县治松源镇。《宋史·地理志》 处州庆元县: “庆元三年,分龙泉松源乡置县。”
亦称瓯越,为越族的一支。《史记·东越列传》:“孝惠三年,举高帝时越功, 曰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浙江温州市),世俗号为东瓯王。”后世遂以东瓯为温州或浙南地区的别称。(1)西汉
①隋置,属蒲台县。即今山东利津县治。金明昌三年(1192)于此置利津县。②北宋置,属厌次县。在今山东惠民县东四十里桑落墅镇。
战国赵邑,即今山西中阳县。《史记·赵世家》:惠文王十四年(前285),“与秦会中阳”,即此。西汉置中阳县。战国赵邑。在今山西省中阳县。《史记·赵世家》:惠文王十四年“与秦会中阳”。西汉置为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