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虞县
隋开皇初改安喜县置,属定州。治所即今河北定州市。大业初为博陵郡治。唐武德四年 (621)复为安喜县。
古县名。隋改安喜县置,治今河北省定州市。为博陵郡治。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安喜县。
隋开皇初改安喜县置,属定州。治所即今河北定州市。大业初为博陵郡治。唐武德四年 (621)复为安喜县。
古县名。隋改安喜县置,治今河北省定州市。为博陵郡治。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安喜县。
即今新疆沙湾县东南乌兰乌苏镇。清道光《新疆识略》卷2乌鲁木齐:乌兰乌苏台“西至安集海一百一十里”。
西汉置,初为侯国,后改为县,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涿州市东五十里长安城。东汉废。
一名四礵。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四礵列岛。包括东礵、南礵、西礵、北礵与小礵等岩岛,其中以北礵为最大。清《海国闻见录》上卷《天下沿海形势录》的“四霜”即此。即今福建省霞浦县东南四礵列岛。见清《海国闻见录》图
清宣统三年(1911)霍耳甘孜麻书安抚司改流置,属登科府。治所即今四川甘孜县。1912年改为甘孜州。
在今北京市西北万寿山麓。原为帝王行宫苑囿。金贞元元年 (1153) 完颜亮设为行宫。明弘治七年 (1494) 在瓮山下修建圆静寺,正德年间又建好山园。清乾隆十五年 (1750) 改名清漪园。咸丰十年
①商、周时方国。在今陕西眉县西南。殷末,参加周武王伐纣战争。《尚书·牧誓》: “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矛其誓。” 一说 “微” 通 “眉”,在今四川眉山县。②春秋
即古澹岩。在今湖南永州市南二十五里潇水畔。
在今江西九江县南。《明一统志》 卷52九江府: 叠翠亭 “宋岳飞建,以对庐山九叠,故名”。
在今贵州正安县东南。《清一统志·遵义府》 “牛角巷铺”条下:又有“关渡河铺”等,皆戍守处。
唐南诏置,属拓东节度。在今云南师宗县东南六里城子山。《元史·地理志》 师宗州:“昔爨蛮逐僚、僰等居之,其后师宗据匿弄甸,故名师宗部。”宋大理属石城郡。元改师宗州。大理后期置,治今云南省师宗县。元至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