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鹿邑县

鹿邑县

隋开皇十八年 (588) 改武平县置,属陈州。治所在今河南鹿邑县西五十八里鹿邑城。大业初属淮阳郡。唐属亳州。元徙治今鹿邑县。明属归德府。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东部,东临安徽省。属周口市。面积1245平方千米。人口115.8万。辖9镇、13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春秋时为苦邑和鸣鹿邑,属陈。楚置苦县(治今鹿邑县太清宫镇)。秦属陈郡。西汉属淮阳国。东汉析置武平县(治今鹿邑县城西北武平城),属陈国。西晋属梁国。东晋咸康三年(337年)改苦县为谷阳县,并废武平县。北魏复置武平县,治所在原治西南,属陈留郡。北齐废谷阳县。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谷阳县,属谯郡;十八年改武平县为鹿邑县,治今鹿邑县城西鹿邑城村,属淮阳郡。因境内有春秋时陈之鸣鹿城,故名。《太平寰宇记》亳州鹿邑县:“取故鹿城地为名。”唐乾封元年(666年)改谷阳县为真源县,因道家始祖老子生于此而得名。载初元年(689年)改仙源县。神龙元年(705年)复名真源县。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改真源县为卫真县,与鹿邑县同属亳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废卫真县入鹿邑县,鹿邑县迁治原卫真县治所,即今鹿邑县城,属亳州。明属归德府。清因之。1913年属豫东道,1914年属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淮阳专区,1953年属商丘专区,1958年属开封专区,1961年属商丘专区,1965年属周口专区。1969年属周口地区,2000年属周口市。地处黄淮平原,地势平坦,涡河及其支流惠济河斜贯县境北中部,清水河、白沟河流经西部和南部,辛鹿运河横穿东西。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芝麻、棉花、烟叶等。特产孔集卤鸡、试量狗肉。工业有酿酒、机械、木材加工、电力、肉类、制鞋等。311国道、商临公路在县城交会。古迹有太清宫、老君台、道德经注碑、栾台遗址等。


猜你喜欢

  • 蒙莱路

    元至元二十七年 (1290) 于蒙莱甸置蒙莱路军民总管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缅甸瑞丽江南岸莫洛。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为府。后废。元置,治今缅甸北部勐卯西。属云南行省。明洪武十五年(1382

  • 龙潭宣抚司

    元置,属四川南道宣慰司。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北二十里龙潭司乡。元末明玉珍改为长官司。

  • 车木湾

    在今湖北监利县东。《方舆纪要》卷78监利县:车木湾在“县东三十里。宋时江水尝涨决于此。明正德初亦尝冲决。为堤防要害”。

  • 姥岭

    在今浙江慈溪市南龙南乡南。《方舆纪要》卷92余姚县: 姥岭 “在县东北十五里。东去烛溪湖五里”。

  • 天兰铁路

    从今甘肃天水市至兰州市。全长354公里。为陇海铁路的一段。1946年动工修建, 至1949年仅作少量的路基土石及隧道工程。1952年修通。即陇海铁路天水到兰州段。1950—1952年修筑时曾用此名。

  • 交集岛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入海口北。清康熙《皇舆全览图》:黑龙江口外有“角即哈达”。《乾隆内府舆图》作“交集哈达”。

  • 拓塘城

    在今江苏淮安市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22淮安府: 拓塘城 “有三城,约围一里许,水经其西。相传炀帝幸江都聚粮处也”。

  • 扶桑县

    即扶莱县。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旧唐书·地理志》 禺州:“扶桑,武德四年置。”桑为莱之误。

  • 凤山支线

    从河北井径县西南南张村,西北至凤山。长约7公里。为正太铁路支线。1922年动工修建,次年建成。

  • 杭州堡

    明置,属盐井卫。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北平川镇西南。《方舆纪要》 卷74盐井卫: 双桥关在 “卫东八十里,亦曰双桥堡。又东十里为杭州堡,又五里为平川驿”。清会盐营设把总驻防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