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溪
①在今江苏宝应县西北黄浦乡。《方舆纪要》 卷23宝应县: 黄浦溪,“县北二十里有黄浦镇,南通运河,东接凌溪,又东北入射阳湖”。
②即今广东五华县西北潭下河,为五华河支流。《方舆纪要》 卷103长乐县: 黄浦溪 “在县南三里。有二源,一出漆木嶂,一出县西南百洋潭,合流而东,又东北入于清溪河”。
①在今江苏宝应县西北黄浦乡。《方舆纪要》 卷23宝应县: 黄浦溪,“县北二十里有黄浦镇,南通运河,东接凌溪,又东北入射阳湖”。
②即今广东五华县西北潭下河,为五华河支流。《方舆纪要》 卷103长乐县: 黄浦溪 “在县南三里。有二源,一出漆木嶂,一出县西南百洋潭,合流而东,又东北入于清溪河”。
唐天宝元年(742)改悉州置,治所左封县(今四川黑水县东南五十里)。辖境相当今四川黑水县东南地,乾元元年(758)复为悉州。唐天宝初置,治左封县(今四川黑水县东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黑水县、茂县部分地
战国楚置, 治所即今四川巫山县。《战国策·楚策》:苏秦说楚威王曰:“楚地西有黔中、巫郡。”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蜀郡守张若伐楚取巫郡,寻改为巫县。战国楚置。因巫山得名。辖有今湖北省清江中、上游及
即今安徽阜南县东北三十里田集镇。清乾隆《阜阳县志》卷4:田市集在“西南乡六十里,润河南岸”。
大理国阿都部。在今四川布拖县 (特里木)。一说在今美姑县。《元混一方舆胜览》 卷下: 里州 “蛮名昔郎甸”。
即峡山。在今广东清远市东北。《寰宇记》卷157广州清远县: 中宿峡“在县东(北)三十五里。谭子和修海峤志云,二月、五月、八月有潮,上二禺峡逐波返五羊, 一宿而至,故曰中宿峡”。
北宋置,属盱眙县。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六十里。
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南。《魏书·地形志》: 平恩县 “有康台驿”。《资治通鉴》: 东晋太元九年 (384),燕慕容农起兵,“自将攻破馆陶,收其军资器械,遣兰汗、段讚、赵秋、慕舆悕略取康台牧马数千匹”。即此
在今山东即墨市北十里。《方舆纪要》卷36即墨县:“《志》云,旧置营于县南七十里金家岭寨。宣德八年移置于此。营城周四里,为登莱三营之一。”
春秋肥子国。西汉置县,属真定国。治所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南七里。东汉废。古县名。西汉以肥邑置,治今河北省藁城市西南。属真定国。东汉省。
在今山西运城市东北。《晋书·刘曜载记》: 东晋咸和三年 (328),刘曜率军追后赵石季龙,“及于高侯,大战,败之”。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