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洞
①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北十八里。《方舆纪要》 卷91湖州府: 卞山 “下有金井洞。吴越时黄龙见此,改曰黄龙洞”。
②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栖霞岭之后山。《清一统志·杭州府一》: 黄龙洞 “在钱塘县栖霞岭后。宋淳祐间有僧慧开字无门,说法吴兴之黄龙山,后栖宝宁寺,偶卓锡于此……人以为龙随锡至,故名”。
①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北十八里。《方舆纪要》 卷91湖州府: 卞山 “下有金井洞。吴越时黄龙见此,改曰黄龙洞”。
②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栖霞岭之后山。《清一统志·杭州府一》: 黄龙洞 “在钱塘县栖霞岭后。宋淳祐间有僧慧开字无门,说法吴兴之黄龙山,后栖宝宁寺,偶卓锡于此……人以为龙随锡至,故名”。
①南朝宋置,属新宁郡。当在今广东新兴县或高要市境。南朝梁以后废。②北魏永熙中置,属云州(侨州)。治所在今山西文水县东南三十八里云周村(一说在今山西祁县东)。后废。③唐圣历二年(699)析
明正统六年(1441)置,属威州。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玉龙乡西北涂禹山。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加瓦寺宣慰司衔,嘉庆元年(1796)升宣慰司。
在今湖北阳新县东北。《舆地纪胜》 卷33兴国军: 阖闾山 “在永兴。《武昌记》 云,‘昔阖闾与楚相持,伍子胥屯众于此”。
在今新疆乌恰县西北。清宣统《新疆图志》卷4:疏勒府布鲁特岳瓦什部辖境中有“玉区塔什”。
即东阳江。兰江支流。在今浙江金华市南。《水经·渐江水注》:吴宁溪水“出吴宁县,下径乌伤县入谷”。
在今安徽太湖县西。《方舆纪要》 卷26太湖县: 载阳桥 “在县西三里。造舟为梁,南通望江,西通宿松、黄梅”。
旧称崇爻、奇莱。即今台湾省花莲县花莲市。清同治十年(1874)沈葆桢南北路开山奏摺始有花莲港之名。日本占领期间设花莲港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为县辖市。在台湾省本岛东岸、花莲市东郊。面临太平洋。
即他鲁河。今嫩江支流洮儿河。元代作托吾儿河。
北魏时高昌国置,治所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二十里雅尔湖西)。唐贞观十四年(640)改为交河县。高昌国置,治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雅尔湖村附近)。属西州。唐贞观十四年(640年)改置交河县。
①即今河北定州市北三十里清风店镇。明于此设巡司。1947年10月 21 日,晋察冀野战军将国民党第三军主力包围在此,激战至22 日,将敌军全部歼灭。清风店战役共歼敌二万一千余人。②在今河北易县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