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指今山东泰山以北黄河流域及胶东半岛地区,为战国时齐国地,汉以后仍沿称齐。


(1)公元前11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姜姓。开国君主是吕尚。在今山东省北部,建都营丘(后称临淄,今淄博市东北)。春秋初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强盛,成为霸主。前567年齐灵公灭莱,疆土扩至今山东省东部。春秋末年君权逐渐为大臣陈氏(即田氏)所夺。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齐侯。齐威王时国力强盛,开始称王,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此后长期与秦东西对峙。前284年秦、魏、韩、燕、楚五国合纵攻齐,齐都临淄被燕将乐毅攻破,从此国力衰弱,前221年为秦所灭。(2)古地区名。指今山东省泰山以北黄河流域及胶东半岛地区,因战国时为齐地,故汉以后仍沿称为齐。(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简称。


猜你喜欢

  • 轩辕谷口

    在今甘肃天水市东。《水经·渭水注》:轩辕谷水“出南山轩辕溪,南安姚瞻以为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方舆纪要》卷59清水县:轩辕谷口,“《志》云:县境有玉屏山、小陇山、坂坡峡、石牛峡,与

  • 丰济镇

    金置,属长清县。在今山东济南市西南丰齐集。古镇名。五代丰齐驿,宋升为镇,称丰济。在今山东省济南市西南。《金史·地理志》:济南府长清县有丰济镇,即此。

  • 我罗城

    在今甘肃平凉市北。《晋书·赫连勃勃载记》:东晋义熙五年(409),“勃勃又攻(姚)兴将金洛生于黄石固,弥姐豪地于我罗城, 皆拔之”。即此。《清一统志·平凉府二》:“黄石即百泉废县,我罗城在黄石东。”在

  • 殷城

    ①亦名亶甲城。在今河南内黄县南。《史记·殷本纪》: “河亶甲居相。” 《正义》》 引 《括地志》: “故殷城在相州内黄县东南十三里,即河亶甲所筑都之,故名殷城也。”②在今河南武陟县东南。《水经·沁水注

  • 莲花池铺

    即今湖北恩施市东二十五里莲花池乡。清有把总驻此。

  • 金井河

    在今陕西柞水县东。为夹水上游。《水经·沔水注》: 甲水 “出秦岭山,东南流径金井城南,又东径上庸郡北,与关祔水合”。《水经注疏》: “会贞按: (金井) 城在今镇安县 (今属柞水县) 东北,故今水有金

  • 雅安山

    即今四川雅安市区西苍坪山。《元和志》卷32雅州: “因州境雅安山为名。” 《舆地纪胜》卷147雅州: 雅安山 “州治旧在其上。以有瘴,皇祐景德间徙治山下”。《方舆纪要》 卷72雅州: 雅安山 “在州治

  • 金山铺

    ①亦作金山驿。即今四川德阳市东北金山镇。《清一统志·绵州》: 金山驿,“本朝乾隆三十五年裁罗江典史,设县丞驻此。嘉庆七年仍设罗江县,裁驿丞”。②即今四川西充县东南三十里金山乡。明正德《四川志》 卷15

  • 楚子城

    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寰宇记》 卷144随州光化县: “楚子城在县 (故治在今随州市东南光化铺乡) 北十八里。《左传》: 桓公八年,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随不会,使薳章让黄。楚子伐随,因筑此城以逼随,故号

  • 阿里马城

    亦作阿里麻里、阿力麻里。西辽属地。在今新疆霍城县西北克千山南麓。元耶律楚材《西游录》:“既出阴山,有阿里马城。西人目林擒曰阿里马,附郭皆林擒园囿,由此名焉。”即此。后为察合台汗国都城。相传在16世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