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州
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龙岩县为直隶州,属福建省。治所即今福建龙岩市。辖境相当今福建龙岩、漳平二市地。1913年废,改本州为龙岩县。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龙岩县为直隶州,治今福建省龙岩市。属福建省。辖境相当今福建省龙岩、漳平二市县。1913年废,改本州为龙岩县。
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龙岩县为直隶州,属福建省。治所即今福建龙岩市。辖境相当今福建龙岩、漳平二市地。1913年废,改本州为龙岩县。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龙岩县为直隶州,治今福建省龙岩市。属福建省。辖境相当今福建省龙岩、漳平二市县。1913年废,改本州为龙岩县。
即今广西南丹县东南车河镇。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南丹土州图: 东南有野车河墟。
在今浙江嘉兴市南。《方舆纪要》 卷91嘉兴府: “练浦塘在府南二十五里,与横塘、长水塘相通。相传春秋时吴王练兵处也。”
即今福建建阳市东北四十里崇洛乡。明嘉靖 《建阳县志》 卷3: 崇洛市 “在洛田里”。
北魏时高昌国置,在今新疆鄯善县西南鲁克沁镇。《新唐书·高昌传》:贞观十四年(640),灭高昌,“(侯)君集奄攻田地城,契苾何力以前军鏖战,是夜星坠城中,明日拔其城”。即此。
1941年由中卫县析置,属宁夏省。治所在今宁夏中卫县南香山。1949年废。1941年由中卫县析置,治香山(今宁夏中卫市香山堡)。1949年撤销,并入中卫县。
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滑县东南。《诗经·邶风·泉水》: “思须与漕,我心悠悠。”古邑名。春秋卫邑。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诗经·邶风·泉水》:“思须与漕”,即此。
在今湖北黄州市北。《明一统志》卷61黄州府:君子泉“宋通判孟震亨有贤德,时称孟君子。庭中有泉,苏轼因以名之”。
唐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贞观元年(627) 置,辖境相当今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东至海,西至湖北广水、应城、汉川等市县一带。开元二十一年 (733) 置淮南道采访处置使,治所在扬州(今江苏扬州市)。
即今湖北钟祥市南六十八里旧口镇。明置驿。《方舆纪要》卷77钟祥县“臼水”条下:“臼口驿以臼水而名也。”清为臼口市,设水利同知及千总。民国初设县佐。
唐大中十一年(857)置,在今湖北潜江县西北四十里下蚌湖附近。北宋乾德三年(965)改置潜江县。